节后第一天,宣城2.2万公务人员进场考法[法制日报]

27.02.2015  19:29

本报记者李光明   你复习得怎么样?”这句学生间考前的常见对话,却成了安徽省宣城市公务员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这是因为当天他们都将参加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测试。测试对象包括宣城市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各级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而且,不论是市委书记、市长,还是市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都无一例外,需要参加“统考”。因公、因病等原因未能参加此次考试,以及本次考试不合格的“考生”,将在3月初参加第二场考试。

这场考试让春节小长假在年味之余增添了一种‘赶考’的紧张感,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一些公务员坦言,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他们利用春节假期学习法律知识,虽少了应酬,但多了清净和思考。

2月25日下午3点,考试开始。宣城市2.2万余名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走进611个考场,集中分类闭卷测试法律知识。测试内容包括宪法、党章、物权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中央八项规定和安徽省、宣城市相关整治“四风”的相关规定,以及各部门“当家法”等内容。

宣城市专门设置了市厅级、县市区“四大班子”和市直单位“一把手”集中考场,其他部门和人员则采取分类集中方式设置考场。而且,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宣城市抽调了110名纪检、政法机关干部进行统一、交叉监考,同时还抽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数十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参与监考和巡考。

举办法律知识测试意在倒逼学法用法普法执法工作,是以考促学,以考促用,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进而促进宣城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考试不是目的,考试是一种手段,意在让全市公务人员在学法上不放松,在面对考法上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风尚和良好心态。

为此,宣城市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实施意见明确将每年1月定为“机关集中学法月”,法律知识测试则定在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以作为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在今年宣城市首个“机关集中学法月”推进会上,市长韩军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采取个人学、集中学、专家导学等各种有效方式,立足工作,学用结合,做到学习不缺一人、人不缺一课,通过学习努力达到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三个效果。

据宣城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此次测试的试卷采取了严格保密工作,阅卷工作也将“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阅卷,统一标准。

好长时间没有参加过考试了,尽管春节期间做了充分准备,但通过这场考试,还是发现了自己在法律方面知识的不足。”走出考场的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党政办科员陈慧仍然显得十分紧张。这也是很多参加考试人员考后的感受。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学法力度,不断增强法律知识储备,把所学到的法律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而这正是宣城市举办法律知识测试的要义所在。

宣城市委副书记王章来告诉记者,此次法律知识测试成绩将予以通报,并记入个人学法档案。考试结果将分单位、个人两个方面进行运用:对单位,测试的组织情况、考试整体情况等内容将纳入单位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对个人,部门考试情况与“一把手”的政绩挂钩,个人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职务晋升挂钩。本报宣城(安徽)2月26日电

稿件来源:2015年2月27日法制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