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4.08.2015  19:00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6户,数量居全省第5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位列全省第7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增长13.1%,居全省第3位。

  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3.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6.1%。1-7月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38.9%。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是增长稳。上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02.9亿元,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1-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31.9亿元,增长7.3%,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6户,数量居全省第5位。二是农业稳。夏粮总产达23.1万吨,比上年增产2287吨,增长1%。生猪出栏55.8万头,增长0.1%。三是投资稳。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位列全省第7位;新开工项目77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49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3.7%。四是消费稳。1-7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增长13.1%,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五是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2.3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1.5%。城镇登记失业率3.38%,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82个百分点。六是收入稳。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4元,分别高于全省712元和680元,分别增长8.5%和9.7%。七是价格稳。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处于合理区间。

  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1-7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增长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8%,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3.7个和14.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比由一季度的75.1%提高到79.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扩大。其中,88家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40%,达到43.2%,与工业的贡献率接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6%,占比22.5%,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在“互联网+”带动下,全市网络购物、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长。1-7月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38.9%。企业创新不断拓展。1-7月份,高新技术企业达40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3.7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6.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节能减排继续推进。1-7月份,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7%。其中,建材、钢铁、橡胶制品四大行业能耗分别下降1.9%、15.9%和8.4%。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0.5%,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7.9%下降到15%。民生保障明显改善。1-7月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26%和100.83%。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3.01%、18.75%。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8782套,基本建成9869套,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65.83%、91.25%。金融支撑作用增强。1-7月份,新增贷款72.8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开展政银担合作贷款78笔、3.66亿元;实施企业上市“翱翔计划”,今年已有3家企业A股上市、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8家企业地方性场外市场挂牌,有望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宣城新闻网)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