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一红色文保单位成危房

10.11.2015  16:14

  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的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是粟裕、张鼎丞曾住过的地方。可就是这样一处文保单位,却由于年久失修,旧址墙体已经变形。11月9日,在里面住了数十年的张金海很高兴,因为他终于迎来了修缮队伍。

  现状:红色旧址墙体变形靠木头支撑

  穿过宣州区狸桥街道向东南方向前行约3公里,就是蒋山行政村张家村。这个村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藏身着远近闻名的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旧址有司令部和宿营地两部分,分别位于居民房和宗祠内,都是区级文保单位。

  司令部旧址是典型的皖南民居,是三开三进两层的木质老房子,由四间房屋组成。其中两间能看出修补的痕迹,边上的两间看起来则破败了许多,其中一面墙上有明显的裂缝,窗子更是向墙外凸出来,窗子上的木料已经腐朽破碎。

  一根木棍一头顶在窗框的上方,另一头则顶在路边的排水沟里。走到屋后,能明显地看到外墙向外侧倾斜,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一根看起来曾经是电线杆的水泥柱顶在墙面上。

  尴尬:文保单位住户不能修也拆不得

  69岁的张金海,从小就住在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里,这几间房子是他的爷爷在清朝末年修建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领导人粟裕和张鼎丞,曾经在1938年带领队伍来到这里,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

  张金海说,解放初期,最多的时候曾有七家人住在里面,连二楼的阁楼上都住满了人。后来房子越来越破,家里的孩子长大后纷纷搬了出去,到最后只有张金海一个人继续住在这个老房子里面。

  提到老房子的现状,张金海的哥哥张承高也忧心忡忡。张承高说,几十年来房子越来越破旧,被确定为文保单位后,自己曾经想请人对房屋进行维修,但却被告知这样做违反了文物保护法。想整体拆除,更是不可能。

  契机:修缮正式开工将耗时4个月

  11月9日,张金海一大早就买来了鞭炮在家门口“噼里啪啦”地燃放起来。原来,这一处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的修缮工程,正式开工了。

  宣州区文旅委副主任朱幸福介绍,古宅的维修需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工作涉及到建筑物的多个方面,古宅的维修费用往往比原地重建一栋仿古建筑的费用还要高。

  其实,早在2013年,宣州区文物部门就曾邀请省里的专家,对司令部旧址和附近一处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进行查看,并商讨修缮方案。在去年,还争取了专项经费30万元。

  记者从宣州区文旅委了解到,承接修缮工程的公司计划用四个月的时间对约300平米的旧址进行修缮,工程投资约80万。未来,宣州区还计划对蒋山行政村进行整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