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审计局在“四提”中深化“两个责任”的落实

23.09.2014  10:21
  •   今年以来,合肥市审计局紧扣审计工作“提面、提能、提质、提效”的要求,把“四提”作为审计工作的主题、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在“四提”目标推进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为审计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大环境,推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提高审计覆盖面,力求监督全部政府性资金。在广泛调研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谋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将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决策和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列入审计监督范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财政资金审计为重点,对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加大延伸部门所属二级单位的数量,并按类别开展了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及绩效审计调查,从系统性和全面性上扩大审计覆盖面,促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以及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在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上,以重大经济决策、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审计主线,将经济发展与管理效益、财务收支与资金效益、政策执行与监管效果、经济决策与执行效果、廉洁自律与责任落实等纳入评价内容,同时推进市级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和财政管理改革发展创新举措,拓展审计监督的内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会议费、学习考察费、公务卡使用等作为重要审计内容。
      二是提高审计质量,努力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市局围绕质量这个“系统工程”开展了“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制定了审计现场管理及监督的暂行办法,局领导开展审计现场巡查,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及质量水平,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审计回访作为提升审计质量和加强队伍建设、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重要抓手,局纪检监察不定期开展对审计人员依法行政及廉政纪律执行情况的回访,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的力度与效果。完善了审计组例会和重大事项会议讨论制度,定期召开业务会议和审情分析会,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实施现场动态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管理,每周通报项目实施动态,季度通报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创新审计现场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现场审理模式,健全跟踪审计操作制度,严格按照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规范开展审计工作。
      三是提高审计效能,努力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建立审计管理计划、实施、审理、整改“四分离”机制。明确整改职责,规范整改操作流程,注重审计整改的持续跟踪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建立审计整改销号和问责制度,对少数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发出督促审计整改函,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报告,确保审计整改百分之百落实。明确纪检监察、组织、财政等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职责,强化审计成果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紧扣关键点和控制环节,全过程跟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强化日常检查,规范程序管理,督促整改。实行审计工作动态管理通报制度,与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等制度,定期汇总项目进展、审计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是提高审计能力,努力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开展“岗位大练兵、素质大提升”活动,通过政策大学习、业务大交流、管理大提高、科研大创新、成果大运用等五种途径,加快“四手人才”的培养。实行审计实务导师制,培养审计专业化和审计信息化领军人才,重点培养与后备培养相结合,评选表彰优秀审计主审、审计标兵,切实提高审计实战能力。分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等,按月督查完成情况并进行通报。每周公布工作重点,每月点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督导审计工作计划落实。在 “政府投资管理系统”原有基础上增加跟踪审计项目的管理模块,跟踪审计实现全过程追溯,便于全方位实时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