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审计局发挥大数据“大”、“快”、“广”、“准”优势,提升社保审计工作效能

28.04.2016  21:22

  近年来,合肥市审计局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着力构建“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同时依托审计数据中心平台,综合利用财务与业务数据、以前年度与当前数据,开展数据分析,综合对比,深入挖掘,揭示深层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2016年,在组织开展的2015年度市级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中,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广”、“”的优势,最大限度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仅用2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对9个险种的征缴、拨付等环节的审计工作任务。

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数据处理量“”的优势。此次社保专项审计调查涉及海量数据,获取的后台审计业务数据达到2.5T,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利用oracel数据库技术,将获取的备份数据数据还原到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筛选、比对、计算和分析。

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和“”的优势。将需要筛选、计算的审计事项单独剥离出来,对照采集的数据资源,形成具体可操作的审计思路,利用数据库技术在海量的后台数据中筛查出所需数据,同步开展数据计算,有效地提升了数据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应用模型覆盖面“广”的优势。审计人员针对参保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参保单位缴费费率、缴费基数的合规性、参保人员是否重复参加社会保险、重复享受社保待遇等审计事项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分析模型,从参保缴费八千万多条信息中锁定审计疑点,分步开展审计复核,成功筛查分析出参保人员信息错误、重复享受社保待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