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办人民满意教育 马鞍山“万家家访”传递正能量

18.10.2015  00:33

核心提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关系到子孙后代未来发展的事业。教育系统如何践行“三严三实”?在马鞍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万亚平看来,就是要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就是要将专题教育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专题教育中进一步落实规定动作,并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

作为教育系统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之一,家访工作不仅走近了孩子,倾听了孩子,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2014年6月,马鞍山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访万千家庭、育时代新人”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活动覆盖到全部学生家庭。在践行“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工作中,市教育局党委继续全面推进“访万千家庭、育时代新人”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以教育改革发展的扎实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传递马鞍山教育的正能量。

全员参与,走进千家万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项育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鞍山市教育系统自去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来,始终秉持着这一根本目的,全员行动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尤其是深入持久的家访工作,反响强烈,成效显著,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教育工作价值回归。今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为人师表·弘扬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把家访工作作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转变教师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内容。

在新形势下,为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适应教育的“新常态”,市教育局于今年4月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师家访工作的意见》,将家访和结对帮扶工作列入寒暑假学校活动之中,并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假期开展家访和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突出重点,市教育局还规定所有家访教师要做到“六必访”、“六必进”、“六知道”和“六不准”,旨在打造阳光家访、廉洁家访、便民家访。今年1至7月,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1616名教职工参与家访,被访学生数达81771人,参与结对帮扶的教职工达10548人,与14661名学生进行了结对帮扶。

在“万家家访”、结对帮扶活动中,有不少单位和学校能够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市二十二中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集体家访工作计划,全校所有在编在岗教师及行政领导共分成45个家访小组,181位教师,共集体走访了187户家庭。很多老师主动跟随多个小组进行家访,许多班主任除集体家访外,还独自家访了更多学生家庭,实现了全校集体家访与教师个人家访的有机结合。

皖江职教中心学校组织开展了“进千户家庭”家访活动,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分成一个个爱心家访小组,带着对学生家庭的殷切问候、带着一切为了孩子成才成长的诚意,走进学生家庭,就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特色等方面,近距离地与家长交换意见、沟通交流。

市外国语学校要求在每个学段用3年时间实现教师家访全覆盖。领导干部、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带头家访,学校排出详细的家访推进“路线图”,挤出有限的经费给予补贴,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家访,写出家访手记,分享每一个家庭的温馨故事,见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学校自2014年暑期以来掀起了几轮家访热潮,老师们不辞辛苦,走遍了城区、乡镇,在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

开启心灵,访出“教育温暖

教师们俯下身来,走进了学生的家庭,看到了一个个课堂之外的、更加立体的学生形象的同时,也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被学生感动,被家长感动。

于是,没有任何人的压力和逼迫,也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一篇篇感人至深、发自肺腑的家访手记诞生了。它们全部是参与家访的教师们的亲笔力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是浓浓的师生之情。

今年3月,为了进一步弘扬师德,教育局也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家家访·精彩故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收集家访好故事。活动也得到了全市教育系统的积极响应。教师们踊跃投稿,市教育局共收到教师精彩家访故事310篇,专门组织人员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并从获奖作品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0篇优秀家访故事汇编成集。这里既有深情讲述,也有理性分析,它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的真实体现,是老师们教育情怀的真情流露,传播的是关爱学生的好声音,传递的是马鞍山教育的正能量。

这些优秀的家访故事,也深深触及了家访教师和受访学生的心灵,它们永远都是鲜活的,是带着温度的。让我们一起分享两篇在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家访故事。

换一种眼光,就换了心情;换一个位置,我们都看到了最美丽的风景。”这是市二十二中倪泽燕老师在家访故事《艰难岁月里,我们彼此相依》中所写下的句子。文中,倪老师谈及了她的学生蒯兴莉。在她的眼里,这个来自当涂农村的女孩学习上总是不尽力,每次去查宿舍,也都是窝在床上,批评她,她低头不语,上课也总是打瞌睡。气愤间,倪泽燕批评了她,说她缺少了农村孩子应有的那种斗志。

蒯兴莉的家,倪泽燕去过,听孩子说家搬到当涂县城后,倪老师决定再去一次,看一看究竟是什么让这孩子丧失了斗志。

在倪泽燕的眼里,自己和蒯兴莉的关系是有点“冰冷”的,为了打破“僵局”,她主动去宿舍和蒯兴莉谈话,告诉她想去她的新家看看。

车上,蒯兴莉坐在倪泽燕和其他老师中间,显得很局促。倪老师安慰她说:“别这么拘束,我们只是去玩玩的。”蒯兴莉说:“我知道,老师。你不是想象的那样可怕,我只是不习惯而已。老师,其实你一点都不狠。我们班同学都知道。你每次罚我们的时候,都是说得很厉害,最后都没有坚持。所以我们知道你嘴狠心软。

蒯兴莉的一番话,让倪泽燕心中立刻感到一阵暖流正在漫溢。不知不觉到了蒯兴莉家,原来,所谓的新家就是临时租住的一套毛坯房。奶奶因长期卧病在床,去年去世了;因为奶奶的病,爸爸丢掉了在南方的工作,妈妈近年来身体又很不好;小弟弟正在读小学。全家只靠爸爸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和不菲的房租。从爸爸处,倪泽燕又得知,蒯兴莉从小跟奶奶长大,因条件差营养跟不上,一直都体弱多病,尤其是大脑供血不足,经常头晕胸闷犯恶心……听到这些,她的心里惭愧极了,自责极了。想起过去对蒯兴莉的定位和指责……倪老师只能用眼神传递着她的愧疚。

临走时,倪泽燕凑在蒯兴莉的耳边说:“对不起!”蒯兴莉立马说:“别这样,老师!其实你批评我也是为我好。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也有惰性。我想借老师的批评给自己一点压力。再说了,我没有及时解释,是因为怕老师担心。我的困难是老师你帮不了的,告诉你了,徒增你的烦恼而已。”一个拥抱,倪泽燕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激。在挥手告别的那一刻,蒯兴莉突然说:“老师,你新买的鞋子很漂亮。”是的,换个位置,让她们这一对师生都看到了最美丽的风景。

家访,教育中一个常见的手段,没有任何神奇可言。然而用好它,常用它,却能发挥到意想不到的功效。那窗,等着我们去打开;那桥,等着我们去架起;那山,等着我们去担当……”和县三中刘兴桂老师在《那窗,那桥,那山》中写道。

刘老师所在的和县三中是一所普通中学,所带的班级又是普通文科班。刘老师认为,即使孩子们成不了“天才、英才”,也要成为“人才”,坚决不能成为“废才、坏才”。课堂上、作业本上,能发现和感知的只是他们学习的情况,而影响他们学习的除了智商,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东西。通过家访,走进学生内心,了解他们课堂外的故事,帮他们擦去心灵的灰尘,他们的优点、上进心、自信心就会如雨后的春笋,勃然挺立。

在文中,刘兴桂帮助一位因父母离婚而缺少母爱的少女重新建立了自信,鼓励孩子的父亲改变教育方式,最终,女孩的脸上笑容多了,话语多了,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一位热爱美术的男孩,因父母不支持学美术而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刘老师的耐心疏导下,孩子的父母终于尊重了孩子的爱好,男孩从此学习更加认真了,违纪现象也消失了;一名受国家资助的特困生,因为家庭负担较重,生活很困难,加上健康又出现了问题,让孩子的妈妈很是焦心。刘老师将孩子的情况和所有任课老师沟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好的起色。

续写传统,释放教育合力

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家访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家访还将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让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得到更好的续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现代化。

新时期良好的家校关系,要靠家访去塑造。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是服务单位,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家访体现的是一种“教育就是服务”的价值回归,学生是主体,家长是资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于服务,在于充分调动家长这一资源服务于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根本原则,其重要前提是尽可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通过家访能更深层地了解学生个性形成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内心的精神世界,帮助老师发现该学生的个性潜能,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既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也需要有一定的契机。家访时,学生、家长、教师面对面沟通,畅所欲言,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搭建起了心理交流的桥梁,增进了师生间的亲切感,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家访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把三者更好地联系起来,使三者在目标、内容、计划、措施等方面互相配合、紧密协作,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和谐发展服务。

家访的脚步永远在路上,家访的故事永远写不完。“回归教育本源、塑造完美人性”的实践永远在路上。(黄莹 特约通讯员:柴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