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构建立体式俭以养德制度体系

21.06.2014  07:43

  财政部日前通报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关于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管理办法等六项制度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显示,我省已率先全面完成六项制度建设任务。去年以来,我省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以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改进,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俭以养德的良好风尚。

  中央发出反对浪费通知后,省“两办”及时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工作,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财政部门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差旅费、培训费等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今年一季度,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8.9%。省纪委向全省发出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廉洁自律制止铺张浪费有关要求的紧急通知》,明确“十个严禁”,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具体规定,以治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为抓手,全面遏制铺张浪费。阜阳市出台“三十六条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上酒水,不上高档菜肴,一律住普通房间。

  铜陵出台公务接待管理细则,着力清除违规公务接待行为。黄山市重新修订了《黄山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规模。各地还探索建立制度,有效治理公车私用,庐江县规定全县公务车必须安装GPS定位,金寨县要求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要统一张贴标识,接受纪检部门及社会监督。

  有关部门还制定规范,引导公众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做起,将厉行节约融入日常生活。省质监部门出台全国首个节约型餐饮评价标准,提高大众餐饮节约意识。省文明办出台细则,将各地普遍开展的“文明餐桌”活动,纳入文明城市考核目标。商务、旅游等部门制订奖励制度规定,奖励节约,反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