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实施精准扶贫 推进扶贫开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扶贫领域亦是如此。我省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无数个扶贫人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扶贫经验和做法。鉴于篇幅有限,现节选部分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以供各地借鉴和参考。
金寨县
突出重点夯实基础
金寨县分类施策,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帮扶的基本点,全县选择适合发展的茶叶、毛竹、板栗、猕猴桃、高山有机稻、蔬菜、中药材、生态养殖等8个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发展,每村明确1~2个主导产业,做到县有产业扶贫规划、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
2013年,发放到户扶贫资金1329万元,扶持3399户贫困户发展油茶、毛竹、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18761亩;扶持2563户贫困户养殖猪、牛等大牲畜7000余头,养羊、兔1.5万余只,养鸡鸭鹅14万余只,发展水产养殖7000余亩,大多贫困户当年一举脱贫; 2014年,启动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到户工程。每户投入2.4万元,采取扶贫资金资助、企业捐资、贫困户自筹三结合投入方式,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通过前期建成发电运营情况看,贫困户在20~25年内每年可稳定增收3000元左右。年内该县共计划实施2008户,首批1008户实施到位并网发电。同时,积极探索扶持农业主体及贫困户参与收益分红的扶贫资金投放机制。今年,在6个乡镇、 7个村建设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基地8处,投入扶贫资金300万元,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基地3000亩。扶贫资金由村级持股,约定4年后按照每年不低于7.7%的利润比例参与分红,分红部分的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80%在本村贫困户中分配,直接为贫困户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积极争取实施重大项目,改善基础条件,积聚发展后劲。沪汉蓉快速铁路、合武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条件,为加快脱贫注入了新动力。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的通车,使全县旅游资源快速连接,旅游效益实现提升。金寨职业学校于8月15日正式招生办学,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集中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
针对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2012年下半年以来,探索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努力为贫困户发展致富提供“源头活水”。目前,县域拥有银行机构10家、营业网点73个、自助银行网点22个,遍布全县城乡。同时建立征信体系,努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 2013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惠民资金5.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超过1000元; 4.49万贫困人口享受到政府及社会救助,占贫困人口的30.4%。
岳西县
整合资源整村推进
岳西县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记其功、各负其责”原则, “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推动整合工作上台阶、创精品、出效益。根据整推规划,将整合资金规模“开单子”交给相关行业部门;相关行业部门以文件批复形式予以确认,切块用于整村推进项目。 “十二五”以来,累计整合行业部门资金2.1亿元,特别是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实施中,整合资金达6620万元,是试点资金的4.4倍。
积极构建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帮扶到底,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五类帮扶到边的“五五”帮扶网络;开展了百个机关单位、百个企业联系帮扶百个整推村、万名党员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万户贫困户行动;实现了整推村结对帮扶、选派干部到整推村任职、资金互助、基础设施受益到户、主导产业辐射到户、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等到村全覆盖。 “十二五”以来,积极争取中直、省直单位帮扶我县实施各类项目600多个、资助贫困学子1000多名,中直和省直单位23名干部到岳西挂职帮扶,选派140名干部、选聘40名大学生和鼓励多名“转非”干部到整推村工作。
“十二五”以来,整推村183万人“行路难”、 6200亩农田和产业基地“灌溉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2.3万人用上了清洁卫生山泉水。同时实现了电力、通讯、县级标准卫生室、学前教育等多个100%。地处深山区的姚河乡香炉村是国宾礼茶“岳西翠兰”产出地, 2.3千米的水泥道路修通后,茶叶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0%,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增收1200元。截至2013年底,全县先后有107个贫困村实现脱贫,2个村被评为国家“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国家级生态村, 27个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省级生态村, 22个村荣获全省美好乡村示范村称号。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是2004年的4.1倍。
利辛县
培育龙头做强产业
利辛县通过“扶持、引进、培育”的思路,壮大扶贫企业,提高造血能力,推进产业扶贫。
扶持。产业扶贫重点围绕“县有支柱企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目标,大力发展畜禽养殖、蔬菜及蘑菇种植、水产开发等产业发展项目。比如,马店孜镇集美水寨引进安徽浩翔农牧公司投资的万丰农业产业科技园项目,占地1200亩,已完成投资7690万元。通过政策扶持、撬动本县企业家投资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起了1个扶贫奶牛养殖基地、 2家饲料加工厂、 3家生猪屠宰厂、 5家农产品加工厂。
引进。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德菩通公司、虞海园林种苗有限公司、良夫集团等龙头企业入驻,使产业直接连接国内、国际市场,提高了种、养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12年初成功引进山东华鲁集团总投资3.5亿元,建设葡萄酒加工厂1个,建设葡萄生产基地2万亩,带动当地贫困农户260户发展葡萄种植;引进吉利牧业总投资3亿元,建设种鸡饲养、种鸡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屠宰、熟食加工多环节一条龙生产加工项目,带动620户贫困农户发展肉鸡养殖,为全县产业化扶贫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育。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扩规模、上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诚信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全县建有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39家。此外还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了“小群体”“弱群体”与“大龙头” “大市场”的有效联接。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83家。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模式中,起到了协调组织作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依托本地肉(奶)牛、生猪、山羊、家禽、蔬菜、药材六大农村扶贫特色主导产业,引进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建设扶贫养殖、种植基地105个,组建各类扶贫专业合作社1383家,辐射带动1.98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萧县
建档立卡精心组织
萧县将建档立卡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作为2014年“一号工程”,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全县81459户21.29万贫困人口、 87个贫困村已分别于5月28日、 6月10日前公告公示结束,逐村逐户制定了包扶措施和包扶计划,入户登记也已圆满完成。
萧县按照各乡镇人口总数、贫困发生率进行规模控制、逐级分解,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进行整户识别;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识别结果严格按照省要求进行公示公告。为确保公示、公告效果,县扶贫办分成5小组,利用3天时间奔赴全县23个乡镇257个行政村,逐村张贴贫困户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安排专人快速核查处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此外,全县组织123个单位对87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困难群众不脱贫,包扶单位不脱钩,驻村干部不撤回,建立了“五项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顺利开展。一是队伍建设制度。每个驻村工作队由2个县直部门派驻干部、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队长由选派干部担任。二是干部作风制度。编制了《萧县扶贫开发工作手册》、驻村干部民情连心卡。三是包扶承诺制度。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队签订《驻村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四是群众评议制度。通过群众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设置驻村监督员。五是建立驻村工作巡查制度。建立《驻村工作动态管理台账》等,实行季度督查和月抽查相结合的动态督查机制。
为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成3组,奔赴各乡镇督查指导建档立卡工作。每到一处,督导组采取“三查三看三问”的形式进行检查建档立卡工作,即:查组织机构,查工作内容,查工作进度;看农户申请表,看贫困户情况,看评议公告公示材料;问乡镇负责人、问具体工作人员、问农民群众。认真开展“回头看”,组织和动员人大代表、包村干部等各方面力量对评选程序、档案资料认真开展“回头看”,确保贫困户、贫困村识别公平、公正、公开。
颍东区
强化管理阳光操作
阜阳市颍东区严格落实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改进资金分配,探索精准扶贫。通过民主申报、强化监督等方式,努力将阳光扶贫贯穿于扶贫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
改进资金分配,探索精准扶贫。扶贫资金瞄准贫困村。 2013年在18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63个、资金1832万元,村均102万元;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扶贫资金瞄准贫困户。安排资金140万元开展扶贫资金参股扶贫试点,专项用于入股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对投资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档给予配股,支持贫困户以现金直接入股后享受配股、以土地流转金额折算后享受配股。
坚持项目透明。在申报环节,村级采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广泛听取意见;乡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努力解决项目申报随意性大、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落实区、镇、村三级扶贫资金项目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广泛接受监督;对公示公告情况明察暗访,对违反公示公告制度的镇村严肃通报、限期整改;设立长久、醒目的扶贫项目标志牌,切实增加项目透明度。
明确责任落实。扶贫领导小组与区直项目承建单位签订《扶贫项目承建责任书》,明确建设内容、标准和时限,由区督查、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每月定期召开调度例会,召集项目承建、施工、监理单位查找问题、商讨办法;每旬定期汇总项目进度,每日及时更新扶贫资金项目电子台账,及时掌握项目施工形象进度。
强化监管和验收机制。聘请专业公司旁站监理、发动村民代表现场监督、组织职能部门定期巡查,构建监理监督、群众参与、部门监管的常态化、多元化监督检查机制。区直多部门现场查、检、看、听、议联合验收,对道路项目专门进行强度、厚度取芯检测。区直多部门验收组集体参与决算,竣工项目分批委托审计部门审计,从根本上控制挤占、挪用、贪污、套取资金行为, 2013年经决算、审计节省扶贫资金近30万元。
石台县
立足生态以茶脱贫
培育特色是推动产业扶贫的根本。近年来,石台县立足生态本底、坚持扬长补短,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飞地强县”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在特色农业方面,围绕负氧富硒、生态有机,发展以茶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石台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及环境质量,为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石台香芽”“雾里青”茶芽壮、色绿、香高,质优无污染迎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深得国内外客户欢迎,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兴农是推动产业扶贫的关键。加强与茶叶科研院校及高新企业合作,加快推进茶叶物联网、加工自动化、茶叶功能性产品开发、地方优势良种繁育等新技术应用。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骨干。引进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多元发展是推动产业扶贫的出路。推动茶旅结合,促进茶农增收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突出以茶为“媒”,发挥“硒”特色,推动茶旅结合,开发集茶叶观光、农家体验、茶餐饮于一体的茶乡民俗旅游。建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点) 30余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休闲农业经营户已经发展到1300户,带动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已成为石台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三品”认证率已经达100%;培育国家、省、市龙头企业6家,建成皖南最大的茶叶综合交易市场。 “石台香芽”和“天方富硒有机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雾里青” “天方”获中国驰名茶叶品牌。茶产业综合产值达3.1亿元。在以茶叶为主的茶产业带动下,全县贫困人口由2003年4.4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4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1211元增加到2013年的6219元。
合肥市
光伏扶贫初显成效
合肥市因地制宜,创新突破,创造性地将扶贫开发工作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率先开展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扶贫新路径,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扶贫”的积极转变。
光伏扶贫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按照“五个必须” (必须是规划布点保留中心村、必须是低于国家标准的农村贫困户、必须房屋结构较好、必须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必须就近有方便接入的电网)的要求,在五县(市)选择了100户农村贫困家庭,并经过村、乡(镇)、县“三级公示”,无异议后免费为农户安装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坚持优化设计,公开招标。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国家教育部光伏研究中心编制了合肥市3KW光伏下乡扶贫工程技术标准和招标方案。通过市招投中心向全国公开招标,经专家评审,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坚持规范施工,保证质量。坚持“一户一方案”,充分考虑光照、风力、雨雪等因素影响,逐户对屋顶结构、承载能力、线路架设等进行勘测设计,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坚持专家监理,群众监督。确定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研究中心作为专业监理,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对工程建设的项目和验收结果及施工企业的服务承诺在村内公示,全程接受农民群众监督。
合肥市首批100户“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家庭电站自去年10月份开始建设,到今年2月底实现了全部并网。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发电量90050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73331千瓦时。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贫困户户均等效年收益约3000元,其中每年现金收入约2500元,超过预期收益。
( 来源: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