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代表热议《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

04.07.2015  16:55

听证会上,科大教授张达人在阐明观点时还播放了自己随手拍的图片。

  怎么改善公交运营服务质量?如何增强对公众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昨日,来自全省各地的14位代表参加了《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三个小时的听证会上,代表们对公交票价、优惠政策、驾驶员权益保护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了解,省法制办会在本月内对《条例(草案)》进行集中修改,并在月底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进行研究。

  公交票价

  空调公交票价应当降低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元、两元的公交票价不算什么,但对一些经济不好的人来说,这笔开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谈到空调公交车票价时,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外语教学部教授骆毅一度哽咽落泪。

  说起自己哽咽的原因,骆毅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他曾在2011年时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当时接触了很多社会底层人士。“乘坐空调公交车需要投币两元,和普通公交车相比,他们花在乘车上的费用就要翻番。”骆毅建议应当适当降低空调公交车票价,“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多乘坐公交车,接触更多老百姓,增强服务意识,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制定政策。”

  “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空调公交车的运营成本是非空调公交车的两倍。”安徽百协律师事务所律师万亚波也在听证会上表示,空调公交车的票价应当降低。万亚波还认为,不能使用企业的名称、字号、商标来命名公交站。

  优惠政策

  对老人免票要设置条件

  《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中规定,65周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予以免费。对于这一规定,不少参与听证会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张银松是芜湖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公交管理所书记,他也表示,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是好事,但要有所限制,“比如在交通高峰时段不实行免费,或者是限定免费乘车的次数,以防止公共交通资源被过多占用。”

  杨苗苗是来自蚌埠公交集团的一线驾驶员,她所驾驶的线路,老年乘客约占六成,“几乎每趟车都有不少老年人,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给交通带来更大不便。”

  出行信息

  提供权威便捷换乘信息

  在听证会上,已经70岁的中国科技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张达人给大家播放了几张随手拍的照片,“这是在我们学校附近的路上,一辆私家车停车因为不规范,阻断了人行道,我数了一下,在300米的路上就有两三辆这种车。”

  张达人认为,由于占用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对在人行道停车的车辆应当收取高于停车场的停车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不仅要公交优先,也应当允许机场巴士、校车、班车等使用公共交通优先车道。”

  张达人还发现,合肥公交集团网站的公交信息虽然比较准确,但缺少一些必要功能,比如怎样换乘公交。“一些搜索软件的功能比较多,但在信息的更新和准确性上又较差,两者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合作,公众就能得到准确的信息了。”此外,张达人还认为,多分支天桥和地下通道缺少必要指路信息,应多设立一些指路标志。

  驾驶员权益

  一键报警防止突发事件

  近日,一名泉州老太太因上错公交车,用拐杖打驾驶员的新闻,引发了大家对驾驶员人身安全的关注。“仅6月份,全国就有十几起公交车驾驶员被攻击的事件。”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外语教学部教授骆毅建议,公交企业应当与公交车生产厂家进行沟通,设计出可以保障驾驶员安全的车型。

  “比如设计一些保护性装置,不能让乘客随意攻击驾驶员。”此外,骆毅还提出,公交车上应当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当驾驶员被攻击或者自己突发疾病时,可以用于做出反应的时间很短,一键报警操作简单,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作出反应。

  骆毅也建议,公交企业应当规范驾驶员的体检,对于查出身体有问题的驾驶员还需要进行一年两次、甚至三次的跟踪体检。“只有驾驶员健康,才能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疏华茂 记者 姚一鸣、刘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