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院多重维度“晒”司法

25.10.2014  20:08

  “孔某某和张某某股权转让纠纷一案现在开庭,请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23日9时,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十二法庭内,合肥某传媒公司股东转让协议履行纠纷案开庭。与此同时,该院官网同步对庭审进行直播。这是合肥中院今年以来进行的第121场庭审直播。

  “从律师和当事人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庭审直播既便于司法界人士和民众对于案件审理的监督和讨论,也有利于打破法院的神秘面纱,真正在公众心中树立司法威信。”庭审结束后,该案律师陈天明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安徽省高院在全省法院开展“双千、三百”活动,通过邀请千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进行千场庭审网络直播,以及举办百场新闻发布会、百场“法院开放日”、“百名代表委员看法院”的方式,让司法审判流程更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庭审直播只是安徽法院践行司法公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行阳光司法,通过积极打造“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诉讼服务平台,建立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全公开,多渠道纵深推进司法公开的良好氛围。

  “都过了这么久了,公司欠我们的治疗费什么时候才能给清?”黄山市歙县教师吴林华正在通过视频向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信访科科长程妹妹反映情况。他的妻子两年多以前因工伤被鉴定为劳动功能障碍七级,企业本应赔偿的18万元至今没有给清。

  “企业已被法院查封了,一旦企业财产被拍卖,法院会在执行款中优先把钱支付给你们,请你和家人放心。”程妹妹在视频这边耐心地向吴林华做解释。

  由于地处山区,黄山市中院在安徽省首家采用远程视频接访,为一些偏远地区的当事人省去不少的舟车劳顿和路途花销。吴林华就是在县法院的信访室里,通过网络与市中院的法官实现了“面对面”。

  目前,安徽省126个法院中,已建成93个诉讼服务中心,各地根据实际,利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手段实现诉讼服务网上网下无缝对接。

  蚌埠中院在全省率先开通12386诉讼服务热线,整合电话、网络、短信等多种服务形式,当事人可通过拨打热线,查询案件进展,进行诉讼咨询等;在马鞍山市中院建设的“网上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轻点鼠标就可以在家中进行注册,获取预约立案号,进行档案查询,提交诉讼等。

  “我们希望实现诉讼服务由单一型、分散型、被动型向全方位、联动型、能动型转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安徽省高院副院长汪沪平说。

  长期以来,司法拍卖处于权利兑现、利益交割的关键环节。2012年安徽省人民法院涉诉资产交易中心网正式开通,目前全省法院涉诉资产拍卖均通过该专业性司法拍卖平台公开进行,确保竞价公平、交易公正。

  安徽省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问题今年7月向合肥市中院申请破产重整,并通过司法拍卖平台进行股权拍卖,经过60多小时的激烈竞拍,最终以8100万元成交。

  “太出乎意料了,这远远超出起拍价3000万元,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偿还清对债权人的负债,还有盈余能够给股东进行分配。”该企业一名负责人说。

  蚌埠中院则在全省率先利用“网对网”和“点对点”两种模式,打造司法查控平台,与公安、银行等近30家单位建立了网络查控和信息共享通道,对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进行惩戒,并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失信名单,不少被执行人都因此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

  “司法公开,清风自来。做好诉讼服务建设,让司法暴露在阳光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树立司法权威,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那杆‘公平秤’。”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