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肝脏拯救安徽大学生 为我国首例儿童捐肝成功治疗成人案例

24.01.2017  05:04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1月22日,在安医大一附院的ICU病房,19岁的女大学生小谢(化名)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意识已经清醒,相比较刚入院时的爆发性肝衰、生命垂危,现在整体情况好转。这一切都来自1600公里之外的广西4岁女童捐出的肝脏给了小谢生的希望,“这是我国首例儿童捐肝成功治疗成人案例。”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赵红川介绍,女童的肝脏仅540克,只是正常成人的一半,临近最小极限值,手术难度与风险都极高。

   女大学生感冒服药后生命垂危

  19岁的小谢是无为人,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去年底,她皮疹发作吃了一些药,后来又感冒,就吃了感冒药,很快身体不适,皮肤发黄,情绪也变得异常。到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发现转氨酶非常高,医生建议立即转院。

  1月1日来,家人带小谢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当时已出现黄疸、肝性脑病等急性肝衰竭表现。”赵红川介绍,虽经积极救治,但病情持续恶化,继黄疸之后,相继出现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生命垂危。

  经过紧急会诊后,小谢被诊断为暴发性肝衰竭,“病因不明,可能与药物性损害有关,在正规保守治疗下,病情仍持续恶化,唯有急诊肝移植有一线希望。”了解病情后,家属同意肝移植,小谢姐姐要为妹妹捐献肝脏,“需要姐姐60%的肝脏,对姐姐伤害大,器官捐献原则上不能伤害供体,所以我们不建议,不支持。

   1600公里外广西女童大爱捐赠

  与病人家属沟通病情后,医院遂将病人信息上传COTRS(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寻求适宜肝源,1月6日从广西南宁传来信息,一位4岁半女童因脑外伤脑死亡,家属在救治无望的情况下,决定捐献孩子器官挽救他人生命。早上7时,广西的医院进行了器官的捐献手术,当地派人携供肝乘机于14时14分落地合肥新桥机场,随后由接机人员紧急送往安医大一附院。

  14时50分,供肝到达手术室,医生立即进行供肝修整手术,并再次化验确认血型无误,切除患者病肝,植入新肝,依次完成肝脏腔静脉吻合、门静脉吻合、肝动脉和胆管吻合,开放新肝血流后,可见新肝胆汁分泌,预示着新肝已经发挥功能,手术历时7小时,顺利度过手术关。

   临近最小极限值的肝脏在成长

  “这个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赵红川介绍,临床实施肝移植的基本条件是供受体血型相容且身形相配。而这例移植,供受体虽然血型相同,但身形相差较大,供体是名4岁女童,肝脏只有540克,一般成人的肝脏重约1000克,受体的体重是52㎏,供肝重量只相当于受体体重的1.1%,临近供肝需求的最小极限值0.8%。

  因为供体年龄小,发生小肝综合症的危险性较高,且供肝血管、胆管纤细,与成人受体相应血管、胆管匹配差,吻合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受体病人暴发性肝衰竭,肝昏迷,随时可因脑水肿、脑疝而导致死亡,急诊肝移植是唯一生存希望。经与受体家属沟通相关供体情况及手术预案,家属强烈要求移植手术。

  一枚小小的肝脏,移植进了小谢的体内,经过14天的生长,目前肝脏几乎增长了一半,患者的凝血机制也接近正常。

   身体不适应去正规医院就诊

  一场小小的皮疹与感冒,造成了爆发性肝衰,最后器官移植,医生提醒,发现身体不适,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药。

  据介绍,此例肝移植是我省首例儿童捐肝成人肝移植手术,且可能是全国首例儿童捐肝治疗成人暴发性肝衰竭、肝昏迷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捐献,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能移植手术量仅有1万余例。“不过现在大家的理念都在改变,更多家属愿意让逝去的亲人能帮助他人,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捐献的数字在增加。”赵红川介绍,2015年我省捐献器官3例,而2016年则捐献达27例。”

  记者汪漪 通讯员张薇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汪漪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