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交通托起中部崛起梦

22.12.2014  22:10

    “弹指一挥间,交通展宏图”。改革开放短短的30多年,安徽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汽车跳,安徽到”,到全省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进入全国前十名;从1978年长江、淮河上仅有3座大桥,到现在长江、淮河上有近20座大桥,实现天堑变通途;高速公路从零的突破到2500公里,只经过短短的17年时间;从破旧的客车、木质的船舶到高档客车比例占到省市际营运班车的35.6%,木帆船、蒸汽机船、水泥船被全部淘汰,实现船型标准化,平均吨位从几十吨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吨,无不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安徽交通发展之路,正是改革开放进程和辉煌成就的高度浓缩。

  江淮大地,滚滚的车流、物流奔驰而来,不断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路网,成为提升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拉近中部与东部的距离,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高速公路打通安徽致富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合宁高速公路开建,到今天全省“十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形成,只有短短的22年,却清晰记录了了一道闪亮的时代发展轨迹。

  八十年代,当全国还在争论要不要修高速公路的时候,安徽交通人就发扬当年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1986年合宁路的建设掀开了安徽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1991年10月4日,江淮儿女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合宁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安徽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从此,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安徽高速公路渐渐伸展出他的臂膀。

  1991年夏,安徽遭受特大洪灾,省城合肥通往外地的铁路、公路全部中断,唯有合宁高速公路如长龙卧波,畅通无阻。正是有了合宁路,中央领导得以前往灾区指挥抗洪救灾,大批救灾物资得以源源不断运进灾区,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合宁路为“救命路”。1993年,交通部授予合宁高速公路“全国十大公路工程”称号,同时被评为安徽“八五”十大重点工程。许多公路界的同行感慨地说,合宁高速不仅是安徽人民的救命路,也是全国高速路建设的“救命路”。

  从“八五”到如今,合宁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高界段、宣广高速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芜宣高速公路、庐铜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安徽段、合徐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马坝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亳阜高速公路、铜黄高速公路、合六叶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景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国家“九五”期间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皖境段全部贯通,全省东西、南北高速公路大通道全线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安徽段也即将全部建成,实现了省内南北6小时、东西3小时过境的目标。 

  “安徽要向东敞开大门,修路首先要瞄准浙江、江苏、上海。”长三角正加快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安徽当仁不让成为首选。经济融入,前提是要交通对接。向东,联向长三角,沟通苏浙沪,成为安徽高速公路发展的战略选择。 

  八百里皖江,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平台。沿江高速公路东连南京,西接武汉、九江,中间串起经济活力四射的皖江城市群。宣黄高速公路、岳武高速公路、黄祁高速公路全线隧道采取“零开挖”进洞,通透式生态隧道开创国内先河,让黄山、岳西对接浙江、江西、武汉,现已通车。此外,滁州至马鞍山高速、南京至宣城至杭州高速、宁国至绩溪高速、东至至九江高速公路……多个在建项目,外联内引,越织越密,全省高速路网正在不断完善,全面塑造安徽人出行的新“时空”。


   内河航运推动安徽通江达海


  曾经,八百里皖江,没有一座大桥。1995年铜陵大桥竣工,皖江架起了第一条南北快速通道,2000年和2004年,芜湖、安庆再架两座跨江飞虹。2013年,马鞍山长江大桥横跨江心洲。铜陵长江二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大桥和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将陆续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都已陆续开工建设。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曾经,安徽内河航道等级低,通航能力差,尽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治水工程兴建了一批水利枢纽,建设节制闸提高了闸上水位,增加了通航水深,改善了部分航道,但由于未能同步建设过船设施,拦断了航道,使水运失去一船直达功能,严重制约着安徽水运事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省坚持水运“为地方经济服务,确保干线航道畅通”的方针,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重点整治了合(肥)裕(溪口)航道,改善航道里程116公里,新增通过能力8000万吨,较“九五”增长了67%。 2014年12月8日上午,随着凯航星17号货轮在芜湖市三山港码头卸下1.3万吨铁矿石,芜湖港货运吞吐量一举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亿吨大港。这是芜湖港口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皖江港口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合肥港综合码头位于包河区大圩镇,南淝河右岸,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皖中地区最大的水路货运集散地。合肥市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环抱巢湖,境内有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丰乐河、皂河等水系,合肥港综合码头2010年建成后,合肥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江达海。但长江、淮河无法连通,一直是阻碍合肥成为江淮航运中心的最大障碍。“江淮航运中心有一个条件,就是长江、淮河必须沟通,否则合肥港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航运中心,开挖江淮运河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什么时候开工还不好说。”合肥港航局副局长黄保瑞表示,其实京杭大运河已经在江苏省将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连接起来,江淮运河建成后其意义不亚于京杭大运河。

  江淮运河建成后,将结束安徽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运分割的历史,使沙颍河、淮河、江淮运河、长江、芜申运河纵向沟通,南北物资都可走合肥港。目前,我省境内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之间的航运要经淮河绕行江苏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到江苏镇江再溯流而上至我省境内,沿淮区域的粮食、煤炭等重要物资南下以及沿江地区的冶金、水泥、化肥等工业品北上都极为不便,如果通过“江淮运河”运距将可减少500公里以上。


上天入地”立体交通安徽人“飞往”更多城市


2013年5月29日24时,安全运行36年的合肥骆岗国际机场永久关闭。5月30日零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新桥机场的启用,代表了安徽民航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现有23家航空公司投入航班运力,开通国内航线60条,港澳台及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兰克福等国际及地区航线11条,每周保障进出港航班近1000班,航线网络辐射到境内外60个大中城市。其中,法兰克福是新桥机场专场后新增的国际航线,也是安徽省第一条欧洲航线。

新桥机场运营一年多来,安全形势平稳,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新桥机场2013年完成562万人次的吞吐量,比骆岗机场同期增长了8.4%。“按照惯例,老机场场搬到新机场,3年内旅客吞吐量将会同比下降。”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厚玉说,新桥机场吞吐量没有下降,略有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预计2014年突破600万人次。

目前,机场二期规划方案正在制定,预计投入74亿元,其中包括新建一个27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一条4000米跑道和一个飞行区,新建的航站楼将比现在的“热带鱼”面积大出一倍多。今年6月4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2014年省重大前期工作项目推进计划》,按照项目推进计划,我省多个重大交通工程今年将稳步推进,亳州、宿州、芜湖、安庆、蚌埠五机场今年完成选址。

航空货运的增长丝毫不逊于客运。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后,入驻企业如合肥京东方和合肥联宝等电子科技公司陆续投产,电子、IT产品外销份额占到50%以上,而且产量不断增加,潜在空运需求旺盛。去年12月,美国阿特拉斯(ATLAS)航空公司运送美国种猪的B747全货机国际航班,着实让合肥机场热闹一阵。今年1-7月份,合肥机场国际货物吞吐量325吨,其中进口货物同比增长122%,出口货物同比增长186%。2014年为解决国际货运发展的瓶颈,新桥机场与中货航和国货航的全货机航班正在积极合作,计划先飞阿姆斯特丹和法兰克福两条航线,目前正就包机价格和航路航线进行商谈,预计最迟明年上半年实现通航。该机场还将投资3400万、建设面积3.8万平米的全货运机坪,预计今年年底动工,明年6月份投入运营。


高铁时代”呼啸而来


2014年11月12日,合肥高铁南站开通运营。然而,合肥高铁南站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车站,而是对整个安徽交通地位的改变和提升。高铁南站建成后,合肥将真正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全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向东”、“向中”的距离也更近了。

根据规划,合肥都市圈将重点打造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区域快速轨道运输系统。其中,高速铁路形成“”字型总体布局,包括沪汉蓉高铁、合福高铁、京九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含西高铁)、合蚌连高铁等。此外,城际铁路包括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

在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合肥将成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中,合肥的“角色”是副中心,将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宁波、南通为节点的“多三角”城际交通网,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通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安庆、淮南、蚌埠、滁州等城市的放射状城际交通网。

目前通过高铁已经实现一个小时内到南京,两个多小时到杭州、武汉和上海,四个小时到达北京。明年,合福高铁开通后,合肥可实现1个小时到达黄山、婺源,2个小时到达武夷山,3个小时到达福州。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合肥到杭州只需一个半小时。以后的合肥,高铁南站连接经肥的合宁、合武两条高速铁路,通过联络线连接合蚌高铁、商合杭高铁,同时为合福铁路的起点站,未来3小时就可通达国内诸多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