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大惠残力度 “放大”民生效应

16.09.2014  16:34

      安徽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残疾人救助和康复机制,让他们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记者 朱明辉:这里是安庆市沐阳之家儿童康复中心,每个月这里都会举行一次像这样的趣味运动会,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康复效果。

      正在给伙伴们加油的孩子叫陶蕾,她的康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经过近一年多这样的互动游戏和康复训练,陶蕾渐渐走出了封闭的世界。

      安庆沐阳之家儿童康复中心 学生 陶蕾: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玩得很开心。

      为了帮助像陶蕾这样的孩子健康成长,在民生工程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这家民办儿童康复机构,开展了近二十项的康复课程,做到了听障、自闭症、脑瘫、智障四类康复训练全覆盖。

      安庆市沐阳之家儿童康复中心 负责人 潘金云:民生工程的项目资金(每年)有二三十万,对于我们改善我们的设备,还有我们聘请专业的康复教育老师,起了一个保障的作用。

      现在,安庆市通过制定鼓励性政策、倾斜项目资金、组织专业培训等形式,已经让一批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到了惠残民生工程项目中来。仅2013年,全市整合的项目资金就接近500万元,为426名残疾人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除了政策、资金、人力等多方面保障残疾人救助康复外,安庆市还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让他们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安庆市残联就业中心 副主任 孙燕玲:(我们在)残疾人(就业)婚恋网上发布了信息,需要几名操作工,今天我们都(到厂里)来了。

      来这里应聘的汪莉告诉记者,这个专门为残疾人开设的就业婚恋信息网,现在成了他们找工作的“导航仪”。在家里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直接上厂家来面试,十分便捷。

      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路街道 居民 汪莉:通过(网上招聘)这样子搞,肯定要方便得多,这也是我们大家许多残疾人就是很需求的。

      截至目前,当地创新设立的残疾人婚恋信息网,已经给当地残疾人提供了近8万个就业岗位,帮助近100对残疾人建立了婚恋关系。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2013年,安庆市在惠残民生工程方面投入的资金达到了6000多万元,惠及了全市30多万残疾人。

      安庆市残联 理事长 童宏奎:依靠省民生工程,我们安庆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实施了一些配套的一些措施,一个一户多残(救助),第二个重度精神病救助。

      为了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安徽自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扶残助残。今年,省里将拨付资金6100多万元、带动市县投入近2亿元,直接补贴残疾人技能培训、稳定公益岗位、购买社会保险费用。同时,继续落实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等民生工程,全年计划救助52万贫困残疾人,免费为1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工程,为近7万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患者提供药费补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