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多措并举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11.03.2016  10:36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坚持以机制为导向、基金为保障、项目为抓手、竞赛为平台、基地为支撑、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丰硕成果。近三年,大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000余项,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项目360余项。

建机制。 学校积极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学生各类竞赛获奖奖励办法(试行)》《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试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多维度的“双创”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了职能部门主导、二级学院主体推动的“校院双促”工作机制。学校层面以召开座谈会、推进会、表彰会等形式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财务处、招就处、实验实训中心、校团委和二级学院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学校以“一节三月”活动(即“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活动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月”和“社团活动月”)为主线,先后举办各类活动300余场,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周开幕式

组团队。 凝聚团队是学校推动学生科技创新的依托和重要途径。校团委于2015年组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部,选拔了一批学生干部,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开展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管理。学校坚持“学校支持、学院发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多层联动”的团队建设思路,近三年,学校先后组建科技创新团队200余个,参与学生达3000余人,浓厚了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有力推动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2013年以来,学校先后遴选三批46项优秀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功孵化了近10个学生创业公司(实体),2014年学校获批安徽省A级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推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百人团队,计算机学院组建了大学生单片机兴趣小组。2015年,学校共有7个学生团队参与申报国家级“小平科技创新团队”,4个团队13名同学获得首届安徽省“双创之星”称号。

合肥师范学院领导到校创业模拟实训培训班调研

推研究。 学校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双创活动扶持力度,设立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SRF),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资助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加大配套资助。学校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为抓手,推进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工作,为每个科技创新团队配备了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和资金支持,让每一个创新项目生根、发芽和开花。近三年来,学生获各类项目立项363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1项,学校投入配套资金支持200余万元;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9篇,获得或参与专利申请40余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

抓竞赛。 学校坚持典型引领,以竞赛为抓手,积极举办双创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展等活动,组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和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通过“一节三月”活动发现学生创新创业和创意,组建团队并提供资金支持、实践平台和老师指导,为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搭建平台。近三年,学生先后参加“挑战杯”、机器人、单片机、微课程等各级各类比赛竞赛近1000余场,直接参与学生达20000余人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1000余项,其中2015年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作品四年四次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评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两次获安徽省百万科普创新大赛一等奖;受省委宣传部委托师生制作的爱国主义教育动画宣传片《旗帜》获第四届安徽美术大展金奖;学生组建的机器人创新团队参加伊朗国际公开赛进入八强,获国际水中机器人比赛一等奖。(胡石清 特约通讯员:刁文彬)

合肥师范学院学生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