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内涵发展再上新水平

24.12.2014  12:42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推进学校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学校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突破16000人;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启动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历史性突破;应用型高校建设初见成效,先后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单位,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立项建设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蚌埠基地”),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以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抓手,以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卓越人才计划”、“企业冠名班”、“主辅修教育”、“多证书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在全国被调研的42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均位居第八位。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新成就,中央、省级媒体多次对我校创业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新增省级重点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新增汽车服务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等12个应用性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支撑专业7个,特色专业和教改示范专业6个。压缩、停招生源不旺、就业不畅专业12个,积极开展传统专业内涵改造,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专业硕士教育扎实推进。 学校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以来,积极面向农业需求,制定实施农业通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符合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产教融合总数达104人的教学团队,搭建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建立起行业、企业全程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首届专业硕士顺利毕业和就业。

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不断调整人才引进和稳定政策,大力提高人才待遇,优化工作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多途径加强培养培训,多渠道促进实践锻炼,着力提升学历职称层次,改善学缘结构,提高“双能”水平。共引进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2人(其中博士38人),培养硕士、博士86人,晋升副高以上职称117人,入选二级岗位教授2人,入选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赴国(境)外访学培训47人(次)。广大教师的能力、水平和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获批“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得到完善,在课题立项层次、科研经费来源和重大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取得历史上较好成绩。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9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学报影响因子不断提高,两次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称号。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对接,促进学校的专业技术、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获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及岗位专家17人,另有省、市科技特派员及农业专家大院首席专家24人,在多个领域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续教育扎实推进,切实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作用,圆满完成九期近千人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牵头组建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与“支援新疆”、“扶贫开发”、“三支一扶”、大学生“三下乡”等计划,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安徽省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

开放办学格局全面形成。 校地合作广泛深入推进,与凤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千亿元硅产业人才培养协议》,与蚌埠市人民政府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签署《合作共建硅基功能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和凯盛学院框架协议》。积极融入全国、长三角、全省等多个层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和“优秀大学生千人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获批2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项目总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利用“安徽职业教育中心”平台,积极促进皖台合作,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办学基本条件持续改善。 以保障教学科研为重点,先后投入6700多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和科研平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亿元,新增纸质图书22.8万册、电子图书13万种,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风雨操场、塑胶田径运动场,2栋学生公寓楼,120套教职工住宅楼,学生宿舍和教室空调安装及燃气入户工程。以西区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改善校园环境,完成沿街围墙改建工程,大力推进美化亮化工程,校园面貌进一步改善。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时调整部分教学院(部)和职能部门设置,优化了职能配置。在省属高校中率先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获批全省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压缩编外用工,盘活在编人力资源。推进以医疗保险为重点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教职工待遇明显提高。创新经费筹措和管理方式,严格财务预算和“三公”经费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和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获批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加强。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出台《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13-2017)》,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凝练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了科学完善的学风建设体系,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11.11”献血事迹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多渠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多次受到上级表彰。重视安全教育、校园治安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安全稳定工作预警机制,校园秩序和谐稳定。获批立项建设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和教职工集中学习教育的意见》,构建“8+4”学习模式,完善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全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中共安徽科技学院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和《安徽科技学院校长工作规则(试行)》,贯彻落实《教学院部党政班子工作机制和决策制度(试行)》,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贯彻干部工作条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和规范了处级领导干部考核工作。重视加强校、处两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认真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按期完成党总支、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建设,修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出台《发展党员票决制工作细则(试行)》,党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作为唯一高校代表在全省五年一度的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整改落实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成立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获批“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和工作流程,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力度。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增强。坚持党务校务公开,民主办学水平显著提升。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积极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安徽科技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基础。(特约通讯员:邓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