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学子在坚守中传承 擦亮“五四爱心学校”名片

22.07.2015  19:12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创办至今已经十余年,志愿服务从芜湖扩大到全国,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多万小时。又是一个火热的盛夏,今年,该校文学院继续发挥师范专业特长,组建支教团队,分赴云南、安徽、陕西、湖北等省进行义务支教,在坚守和传承中擦亮“五四爱心学校”这张志愿服务名片。 

?

大别山区的爱心接力

三年的时间,超过1600个小时的支教时长,7万多字的成长日记,这些记录下了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岳西县毛尖山留守儿童情感陪护团队的实践足迹,而这串足迹还在不断延伸。

老师,你明年还来不来?你来嘛,再来陪陪我们嘛。”2014年,学生吴路路对她的文君老师这样说道。“来,一年以后我们一定还来!”就这样,为了一个爱的承诺,一年后,他们回到了这里。“之所以又过来一次,也许是因为想再看一次孩子们的笑脸。”队长刘文君在被问及为什么会再来毛尖山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算上今年,她和副队长宋璨璨已经是连续两年前往毛尖山支教的“老队员”了。“关爱留守儿童,弘扬传统家风”,2015年他们带着前期准备中5次爱心募捐活动所募得的爱心衣物1500多件、爱心书籍300多本以及生活学习用品若干再次走进大山,开始了为期30天的“陪护”生活。队员王梦表示:“在这一个月的实践中,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山里的孩子带来快乐和希望,为自己实现一次成长和蜕变。

彩云之南的筑梦情牵

白云深处的完小,我们回来了!”一年一会,彩云之南的支教之行再次启程,坚守三年未变的感人承诺。7月17日,历经47小时跋山涉水,横跨东西近三千公里路程,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赴云南景东教育关爱帮扶团队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支由安徽师范大学与南通大学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囊括四个年级、跨越三族两校,为一个共同的信念聚集起来——传承云皖师范梦,再续彝汉同袍情。

志愿者们分赴邦庆、垭口、南岸三个教学点,在为期十五天的实践中,他们将扎根专业知识,潜心教学研究,着力解决当地学生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差、音体美教育缺乏等现实问题,开展汉字文化专题学习、国学经典魅力弘扬、彝汉风情展演、滇军抗战故事采编等系列活动,展现安徽师范大学学子风采,促进民族情感交流。

赭山脚下的奉献坚守

7支实践分队,88名队员,分赴芜湖红梅、荆山、殷家山、大富、大花园、申元街、海南渡等大小社区,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芜湖爱心支教团队在赭山脚下年复一年地默默坚守,用奉献丈量青春脚步,用责任诠释拳拳爱心。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书声入耳整齐清亮,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社区的同学们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志愿者们用《弟子规》中,一位位永垂不朽的历史人物,一则则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教导同学们谨言慎行,重诺守信。在诵读和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重新换发出生命力。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志愿者们认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们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别出心裁,“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唱响诗词,感悟古典”、“特色书法,书写未来”、“出彩手艺,纸上绣花”……同学们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中汲取知识,收获成长。

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文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五四爱心学校“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实践中坚定信念,砥砺品质,用“青春、足迹、责任、奉献”让爱在实践中彰显,在坚守中传承。(庄晓莹 特约通讯员:袁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