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市开展“十个一”活动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03.04.2017  04:38

  天长市开展“十个一”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群众为之点赞。

    婚礼簿折射风俗之变

  3月30日,记者来到我省民营经济第一镇——天长市秦栏镇,“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标牌、标语随处可见。秦栏社区居民张中兰拿出了两本嘉宾礼簿给记者翻看。一本是2011年10月大女儿出嫁时用的,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位亲友的姓名和贺礼金额;一本则是去年2月小女儿出嫁时用的,只登记了来宾姓名,贺礼金额栏全是空白。 “过去的婚事都是大操大办,虽然收了礼,但欠了人情债要慢慢还。现在婚事简办,不通知、不收礼,亲友来了就吃顿饭,心里感觉轻松了许多。 ”张中兰说。

  秦栏镇过去讲究人情往来,婚丧嫁娶不说,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周岁、10岁、20岁、考上大学,搬家住新房等都要操办,有时一办就是几天,出礼金也越攀越高。在永丰、大通等乡镇的街道旁,记者还能看到办喜事临时搭建的喜棚,里面摆满了酒席餐桌,既影响环境,卫生也难以保证。大通镇便西村党总支书记闵继生做过一次调查,农村办红白喜事主要分三种情况:50%的人不愿意办,30%的人跟风办,20%的人为了敛财。 “大多数人都不想大操大办或者出礼吃喜酒,但往往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因此,需要政府来倡导和推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和乡贤、致富能人等带头移风易俗。时间长了,人们就会渐渐转变观念,崇尚新风了。 ”闵继生说。

  为此,天长市很多村(社区)都成立了乡贤理事会,由乡贤理事会成员分别牵头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生日不办、恶俗禁办”要求,反对铺张浪费、攀比炫富,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并倡导性规定了新婚彩礼金、吊唁费的数额。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与其浪费时间和金钱在人情往来上,不如多做点事情,多挣点钱、多做善事,就不会被这些事所累,心灵也清净了。 ”秦栏镇秦栏社区主任唐春田说。

    企业奖罚分明破陋习

  今年3月,天长市安贝斯工艺礼品厂员工朱海林和妻子王洁同时过生日,父母亲已为他俩筹办酒席了,可是小两口对父母说:“厂里提倡移风易俗,只要不大摆酒宴过生日,公司还奖励一天假期和3000元旅游费。大操大办人也辛苦,同事来吃酒还影响厂里生产,干脆不办了。 ”父母同意了。

  “推进移风易俗,我们企业也受益。所以,我专门制定了一套奖励办法。 ”安贝斯企业负责人李建梅是天长市人大代表。据其介绍,企业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过去习惯喜事大操大办,有时一请假就是三五天,还顺带其他员工去帮忙、吃酒,影响企业生产。因此,企业规定:员工家人60岁以上生日小办、简办,企业奖励1500元;60岁以下生日不办,奖励1500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分别奖励2000元。如今,六成以上员工都能接受并自觉遵守这一规定。在天长,移风易俗有奖励,大操大办有处罚。

  作为天长市支柱企业之一的天康集团,制定了严格的请客、随礼规定,管理人员或员工办喜事必须申请,并经三级审批、报备,哪些事可以办、办多少桌、哪些人可以参加、给不给收礼等都必须按规定执行,否则将受处罚。曾有一名企业后备干部正在外地学习进修,却为爱人过30岁生日而大操大办。企业得知后,决定终止其学习,并取消其副厂长候选人的资格。处罚犹如警钟,在天康集团震动很大,大家都养成了自觉接受制度约束、坚决执行规定的习惯。一种简单、清爽的人际关系逐渐在企业内部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土壤”。

  “软硬结合”树新风

  这几年,天长市持续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宣传活动,发放文明祭扫和殡葬改革倡议书,在天长市烈士陵园网站开展“清明网祭英烈”活动。

  今年清明之际,记者在天长市烈士陵园、常青园公墓、福寿陵园等地,随处可见手捧鲜花前来祭扫的群众,以往那种烧纸钱、放鞭炮的场景基本不见了。

  成立一个领导组、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制定一个党员干部问责规定、发放一份倡议书、每个村成立一个乡贤组织、制定一套红白喜事标准、选树一批典型、开展一次整治、订立一份承诺、编排一套节目,日前,天长市开展“十个一”活动,通过制度规定和宣传引导两手抓,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

  天长市制定由多部门参加的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告制度、纪律约束,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该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发放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纷纷发出倡议或者作出承诺,从自己做起,主动引导好子女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及时劝阻、制止各种陈规陋习和违法乱纪行为,树立起标杆和向导,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红白喜事。

  3月12日,大通镇举办“移风易俗倡文明,魅力大通树新风”好人颁奖典礼暨志愿服务日启动仪式。其中,一个由农民自编自演的小品《收礼》赢得在场群众的掌声和笑声。小品作者、大通镇文化站站长王雪余告诉记者:“小品用咱农民的语言,说农民的身边事,体现出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对不良风气和不良习俗的抵制。 ”该小品已经被邀请到附近的铜城镇演出。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天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观念,让文明行为在城乡各地蔚然成风。 ”天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赵森华说。 近年来,天长市不断弘扬孝文化,开展道德信贷工程,评选和表彰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经营户、文明村庄、文明庭院等,以褒扬文明新风,提高文明素养。

原标题: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