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安徽医科大学师生解读家风的传承与价值

05.11.2015  10:49

10月27日,素质教育品牌栏目“医学与人文大讲堂”第38期开讲。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庄华峰教授为安医大师生作了题为《家风传承及其当代价值》的报告。校党委书记李俊主持报告会,并向庄华峰颁发了“医学与人文大讲堂”的荣誉证书。校党委副书记刘群英参加了报告会。

李俊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其实就是放大了的家庭风气。对于学校来说,有了受良好家风影响的学生,自然能形成良好的校风,有了良好的校风,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良医。家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校风。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具有非常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形成良好校风也是至关重要的。优秀家风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载体。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应该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注重家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同时,一个良好的校风对于我们培育良医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们选择家风报告的初衷。

庄华峰从家风的形成与特点、家风与孩子成长的关系、传统家风的社会价值、用良好的家风引领孩子成长四个方面阐释了家风对于家庭乃至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报告中,他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家风悠久的历史。家风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汉魏,繁荣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家风具有以儒家学说为基调,以礼学为核心,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特点。接着,他解释了家风与家教的区别,并结合国内外的真实案例指出家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家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进步作用,读书、勤俭、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则是我国众多家风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最后,庄华峰指出,崇德重文是家风的核心,传承家风也需要与时俱进,摒弃封建落后的过时家风,弘扬积极健康的崭新家风。

庄华峰教授系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安徽文化与古代中国”主讲人,安徽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2015年教育部“教师的一天”主讲教师。先后主持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出版《中国婚姻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中国社会生活史》等10多部著作,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独著《中国社会生活史》一书曾获安徽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和全国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学术著作二等奖。(殷泽文 特约通讯员: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