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践行中国梦系列报道之六:安徽财经大学多措并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08.11.2016  19:03

安徽财经大学历年来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脚踏实地、扎实调研、细致观察、勤于总结。

2016年,为纪念建党95周年、践行“两学一做”,安徽财经大学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实践创新促发展,躬身践行中国梦”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确立国家级团队1支、省级团队101支、校级团队165支、院级重点团队331支,涵盖了“四进四信”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创新创业”推进实践、“美丽中国”助力发展、“绿色家园”生态环保等多种团队类型。此外,安徽财经大学共有8个项目入选“井冈情·中国梦”、“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等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近万名师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实践团队遍及皖、浙、苏等20余省,上千个城乡。

两学一做 青年先行

为了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入领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优良作风等内容,掌握廉洁自律准则规定的“四个必须”、“四个坚持”,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重点团队——“新时代?新青年”实践团队将“志愿下基层,生动讲党课”作为自己的理念,赴凤阳县小岗村就当地经济发展、村庄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互联网水平的提高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就如何落实“两学一做”、“两学一做”对提高村容村貌、提高居民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增强了党性修养,也使大家对“新时代?新青年”的合格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红色游学 井冈情深

安徽财经大学“井冈情·中国梦”专项团队——游学营团队来到茨坪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团队成员们穿上红军服,沿着当年朱毛红军挑粮上山的小道,重走红军路。小道虽狭窄弯曲、崎岖陡峭,但却昭示了一种精神,行走在今日的挑粮小道上,脚下仿佛依旧可以感受到先烈脚板的余温。汗水、疲惫,并没有阻止团队成员们前行,仿佛跨越了时空,感受着当年红军的激情澎湃。

通过学习和体验,团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辛、革命先辈的无畏、井冈山精神的伟大老区人民的无私。通过学习和体验,洗涤了心灵,锤炼了意志,升华了境界。通过学习和体验,深切地感受到,与民同心,能获取力量的源泉,为民谋福,无往而不胜。

宣传扶贫  助力发展

为近距离了解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发展情况,增强对农村改革的了解,安徽财经大学服务地方经济调研队通过搜集资料、拜访当地居民对小溪河镇政府、宝迪集团进行访谈,将小岗村经济发展与所处凤阳县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了解小岗村经济特点、总体效益及发展规模,在当前现状下为小岗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红色旅游扶贫调研团以六安市金寨县为调研地,围绕旅游扶贫,深入金寨县各个乡村,通过下乡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以及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沟通等形式展开全方位调研,了解旅游扶贫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调研的同时,各团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扶贫措施的影响力度,让更多人关注扶贫的发展。以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关于精准扶贫开展工作的一手资料,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方特色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模式、创新方法,得出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调研报告,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各团队成员用汗水和真诚助力经济发展,探讨发展机遇,致力十三五规划,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延续“三下乡”精神。

保护“非遗”  传承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之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今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新的面孔,已经融合在了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她在发展,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延续着她的生命。

徽州“非遗”传承调研队以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发展寻找更优途径为目的开展暑期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和“歙砚”为调研对象,选取典型调研基地——歙县,以问卷调查、访问相关单位等形式,对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房两宝”进行考察,了解两者发展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当地相关行业对传承情况的影响,寻找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异同点,为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有效的传承方式。

带着上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代喜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这方面进行更深的研究,在不同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结合专业  实地走访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直接表现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空间的扩张。随着城镇化向深度进军,以及人民对休闲空间、休闲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城镇功能,另一方面要凸显城镇特色。

蚌埠市新型城镇化调研小分队以蚌埠市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研究为活动内容,对固镇县、五河县、怀远县、淮安市及阜阳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均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探索当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以及解决对策,通过对比与总结经验为蚌埠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言献策,共圆时代中国梦。

关注养老  寻求对策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为了改善这一系列问题,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小分队基于当前老龄化加剧的社会背景,探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分别深入到三家“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了解养老机构是如何将养老、医疗融为一体,并调查养老机构里老人的生活状况、养老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养老机构的满意程度,并在全省范围内调查老年人选择不同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分析出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及今后继续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

实地调研后,团队成员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要将实践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和学业充分结合,努力为社会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农村教育  点赞家乡

教育作为衡量中国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使得农村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农村在教育投入、设施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同时关注家乡发展,“‘庐’火纯青”家乡农村教育现状调研小组,以团队成员家乡所在地——安徽省庐江县的农村教育为调研对象,紧跟家乡农村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庐江县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而探寻家乡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及不足。

这个夏天,满怀热情、追求梦想的安财青年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开展实践,代表了当代青年关心国家、热心实践、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青春力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品质,在社会服务中彰显人生价值,收获一笔宝贵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财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激励了在校大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杜斌 特约通讯员:金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