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村级审计的思考

11.08.2014  22:27
  •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村级管理虽然在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基层审计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审计。如何加强村级审计,当前应当解决好村级审计认识、方法和内容的问题。

     

        一、审不审。 这是对村级审计如何认识的问题,也是影响村级审计的首要问题。审不审,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能不能审,二是想不想审。 能不能审 ?对此,回答是肯定的。《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国务院、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执法主体、执法过程到执法结果的运用,都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村级审计的职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规定: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年度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工作。 想不想审 ?关键在于国家审计人员有没有审计的热情,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基层审计机关领导的态度,是主动介入,有所作为;还是回避矛盾,消极应付,两种不同的认识,必然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情况看,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不少领导对村级审计,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矛盾不审不暴露,审计容易激化矛盾,影响村里的稳定;对待审计不慎重,审计实施走过场,这都不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化和发展。对此,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应引起足够的思想重视,村级审计不仅是法律赋予审计的权力,更是审计人员的责任,审计人必须担当,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要求,也要认真做好村级审计工作。

       

        二、如何审。 这是村级审计的方法问题, 一是从审计的组织形式来看, 县(区)审计机关是村级审计的主体,也可以说是牵头单位;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可作为审计的补充力量,配合审计;大力购买社会服务,聘请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使其成为主力军。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国家审计、乡镇内审、社会审计的积极作用; 二是从审计的方法来看, 抓住财政资金流向这根主线,突出村级财务收支的重点,基层审计机关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把财政资金流入较多的村纳入重点审计村,把经济收入较大的村纳入审计范围村,把经济较薄弱的村纳入审计抽查村。主要审计对象是专项资金多、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村;对村干部的审计,审计的客体不是简单的账目资料,而是大量的具体经济事项、具体项目。而且,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账务处理不完全规范,审计工作需要大量通过走访调查、现场勘测、验算核对、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因此,审计调查、延伸审计手段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三是从审计的程序来看, 对村级的审计程序可以简化,如审计通知书不必提前送达、审计取证也可以相对简单一些,审计决定可不作为必要程序,可将审计结果公开作为村级审计的必要程序,以扩大群众监督渠道; 四是从成果的运用来看。 基层审计机关要将村级审计结果报告,直接报送乡镇党政一把手,让一把手对村里工作心中有数;要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监督干部的履职情况,为群众正确行使选举权提供依据;要向相关部门通报,力争实现一果多用,提高审计成效。

                三、审什么。 这是村级审计的内容问题,基层审计人员应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根据财务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不同的审计类型,明确不同的审计重点。当前,村级审计的重点,首要的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这是农民最关心的事项,也与农民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以促进村干部守法、守纪、尽责、为民这一目标,紧密围绕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专项资金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民生资金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突出对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社会抚养费、一事一议款项的审计,确保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