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特区 助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27.08.2014  11:55

为全面总结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经验,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8月22日至23日,皖西学院成功召开了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题的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8月22日上午,教学工作会议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校领导王新华、刘学忠、张穗萌、杨成升、涂红松、卢义忠、孔敏出席会议,各学院(中心、部)院长(主任)、书记、分管教学(实践)副院长(副主任)、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各党政、群团及直属机构负责人和校教学督导组文、理科组长、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党委书记王新华主持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学忠在会上以《以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为抓手高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题作教学工作报告。

刘学忠的报告围绕深刻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刘学忠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学校的总体目标,“高水平”也是衡量建设过程中一切工作的标杆。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的“高水平”,关键是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水平”,需要全院上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刘学忠指出,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特区”,激发办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动力是重要突破口。

刘学忠对建设“专业特区”的基本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皖西学院转型向纵深推进,可能有多种选择和路径,设置“专业特区”只是其中一种探索和尝试,尚属新事物,没有现存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但是我们鼓励先行先试、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并且要对认准的工作思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的韧劲大胆实践。

王新华在主持会议时指出,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皖西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王新华强调,在新学期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在召开皖西学院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把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总结交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分析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规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握机遇,务实创新,共同开拓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8月22日下午,与会人员分七个小组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专业特区建设”等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

8月23日上午,在刘学忠主持下,各小组作大会交流发言。

在会议交流发言后,张穗萌作会议总结。为认真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张穗萌强调:把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各学院、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用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把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设定好、实现好。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贯彻教育部转型发展要求的关键年,我们要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道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准确设定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各项任务。把近期各项具体工作组织好、落实好。最后,张穗萌希望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思想统一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校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期两天的皖西学院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圆满落下帷幕,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会议规模大、内容实、成果丰。会后,有关部门将及时梳理讨论中的真知灼见,尽快完善出台相关文件,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全校上下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开拓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为实现皖西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特约通讯员: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