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埇桥区教育局提前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13.03.2017  13:06

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在青少年溺水事故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重要特点就是学生有了一定独自行动能力,但自控自救能力很差,造成溺水事件中低龄孩子较多。为了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防、自护、自救的素养,有效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埇桥区教育局未雨绸缪,谋划早、行动早、落实早,防患于未然,将防溺水作为学校安全教育重点内容,切实做好学生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自防自护自救能力

3月10日,埇桥区教育局邀请埇桥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队员来到苗安中心校、宿州市第一小学等学校举办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区教育局党委成员祝业行强调,生命诚可贵,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家庭,更属于整个社会,大家要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普及防控溺水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茁壮成长。

小朋友,你们有多少人会游泳?请举手!”“如果在游泳时腿抽筋了,你们会怎么办呢?” 埇桥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队员们通过对游泳常识的讲解,向师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防溺水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溺水时的症状、如何救助溺水者以及如何规避溺水事故发生的注意事项。队员们采用现场讲解、模拟实验、学生互动体验等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相关步骤以及正确方法,并利用模拟人现场进行了整个急救过程的演练,以便让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要领,并演示了如何正确使用常见器材进行及时的自救或救援,为师生们进行了一场全面的防溺水知识宣传和救助培训。

本次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使许多学生对沟河塘抗等水域产生了警惕之心。宿州市第一小学一名学生刚刚学会游泳,本来想等天气暖和以后,和小伙伴们结伴到三角洲公园“小试牛刀”,听完讲座以后,他表示,自己一定不单独游泳,想游泳就让爸爸陪着,到游泳馆里玩。苗安中心校许多小朋友都表示,不单独靠近塘边河岸,也不跟着其他小朋友去沟河边玩水或逮鱼摸虾。

掌握正确方法,牢记抢救生命黄金4分钟

埇桥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队员告诉广大师生,水上救护主要包括自我救护、间接救护和直接救护三种救护形式。自我救护是指水中遇到抽筋、被长藤植物缠住、头晕、呛水、耳中进水等意外险情而进行的自我保护措施,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

直接救护是救护者不借助任何救生器材,徒手对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方法,应急救援大队朱文静老师着重强调,如果你年龄太小或者只是会游泳不会急救就不要强行的去救人;溺水者被救上岸以后,首先要观察溺水者的病状,然后再决定如何急救;轻度溺水者,可让其吐水,保暖、休息。对昏迷、呼吸微弱或窒息者要做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同时要打电话叫救护车。如果溺水者无心跳或心跳极微弱时,在“黄金4分钟”之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就很有可能挽回其生命。朱文静告诉大家,让溺水者仰卧,救护者跪在溺水者身边,将一只手掌根置于溺水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掌放在它上面,使两手掌重叠交叉在一起,两臂伸直,借助身体的重力,平稳有力地向下垂直加压,向下的压力要集中在手掌根部,使成人溺水者胸骨下陷4—5厘米(5--13岁3厘米,4岁以下2厘米),然后放松,有节奏地连续进行,成人每分钟80—100次,小孩90—100次为宜;胸外按压后,如果伤病员仍无呼吸,则要立即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用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心脏进行外力按压是30次,然后捏着鼻子口对口进行送气2次,就是30加2;救护医生来到之前,要不停的做,如果他要是苏醒了,可以停止,如果不苏醒,就是30加2,30加2,再不停地做。(特约通讯员:高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