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三项措施确保2014年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08.12.2014  11:13

固镇县承担"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一民生工程项目,涉及面广,资金链长,管理环节多。固镇县教育局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今年及时对配套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多举措确保2014年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加大投入,全面实施“三免两补”。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引导下,2014年固镇县实行了“三免两补”,即免除学杂费、免除教科书费、免除作业本费和补助家庭经济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特困家庭学生专项救助。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全年总计3941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校,有力地保障了中小学校的经费正常运转,推动了我县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按规定“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和“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学校和规模较小学校倾斜”;免费教科书全年资金预算621万元,已全部到位,并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滚存使用、据实结算的原则;免除作业本费资金由县财政全额纳入预算,2014年全年预算安排142万元,资金管理与使用参照免费教科书资金管理执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全年预算533.4万元,其中县级配套266.7万元春季学期已安排到位,并拨付到校进行打卡发放到学生手中;特困学生专项救助由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保障,目前正在进行统计、汇总,救助对象为我县辖区内居住的城乡低保户中的特困户(城乡低保A类家庭)和因病致贫返贫、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及重大疾病等家庭,救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2000元、初中2500元。

加大宣传,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固镇县教育局安排专人进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关工作的宣传与报道,先后在省级、市级和县级相关媒体发布报道70余篇。县教育局先后在5月份和9月份集中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宣传月活动,全县211所中、小学校及教学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讲座等相关活动。

健全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管好用好公用经费,县教育局、财政局提高思想认识,从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入手,集中出台了《关于印发固镇县201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固镇县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固镇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固镇县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固镇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国家免费教科书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固镇县中小学贫困生认定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固镇县教育局差旅费管理及出差审批手续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科学合理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并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学校倾斜,以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改善其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监管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推动实行“主管要有责,花钱要有效,用钱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同时对照相关规范性制度文件,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省教育厅在季度义保经费使用管理情况通报中,多次对该县的工作做法进行表扬和推广。

目前,该县义务教育呈现出可喜的面貌,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负担大大减轻,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指标明显增长,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特约通讯员: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