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高新产业区 聚焦安徽创新发展动力源

15.05.2015  22:29

科大讯飞工作人员向采访团示范智能语音使用

  5月14日,由国侨办组织的海外华文媒体地方行走进安徽,采访团一行25人,包括来自欧美、澳新、亚非等15个国家的20多个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新华社记者等,共同走进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区,在科技创新的全新体验中把握安徽在“一带一路”规划引领下多层面发挥科技引擎作用的时代脉搏。

   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令人“一新眼界”

  加拿大明报首席执行员吕家明用“一新眼界”来形容他在科大讯飞对语音合成技术的直观体验。讯飞工作人员向采访团演示了语音智能在生活中的使用。通过“灵犀”这款智能语音产品,可以使机器听懂人说话。拨打电话、发信息、查询天气、航班、遥控电视节目,这些日常生活应用,通过发出语音指示即可实现“所说即所得”,轻松满足需求。科大讯飞还提供个性化语音合成服务,如采集明星片段语料合成音效,现场播放一段林志玲语音合成的交通安全提示语惟妙惟肖。科大讯飞的语音科技应用包括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方面。

  饶有兴趣的观看完演示后,采访团成员也提出疑问:“智能语音软件在市场上是否有公司购买?软件应用收取费用吗?”科大讯飞的工作人员告知,公司目前与国内IT板上80%的企业有合作。软件在使用上针对第三方创新创业免费。作为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大讯飞应用遍及电信、交通、教育等20多个重要行业,拥有中文语音主流市场50%以上市场份额。

   安徽省科技成果展示中心:集中平台展示推介创新资源

  合肥、芜湖、蚌埠三市集中了安徽省大部分的创新资源,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采访团参观了这里的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中心。整个展厅以“江淮流淌的智慧”设计理念,以安徽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十六市科技创新成果为主,围绕产业链,展示核心技术、核心成果、核心企业及重要创新团队和单位。

  华文媒体负责人及骨干编辑、记者们在这里了解安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产值构成。展厅内的模型显示、图文说明逐个简明扼要呈现出安徽如何加强原始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系列研究成果,如量子通信技术应用、应用材料技术制成的人造宝石等。采访团成员不停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些新成果展示,了解安徽省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发展水平。在参观过程中,华文媒体人也分享到安徽人在海外创新创业的成功故事,自发表达出对安徽人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的赞赏。

  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与艺术在这里融合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采访团成员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逐一了解各门类、各行业高端技术的研发应用,如投影幕自动校正技术、“知识云”大数据分布平台等,很多采访团成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生物新材料展位前,新华社记者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新材料在实践应用中效果。工作人员介绍,展示的新材料只需15分钟即可完成一项工艺制作,在模型制作上有很大的生产优势。先研院先后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微软、阿里巴巴等单位共建30多家校所、研发中心、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先后成立65家科技创新企业。

  研究院专门设立了一方墙展示世界各地著名的科教园区,每一幅手工绘制的图画配上文字介绍,向参观者呈现科教园的风貌和建设情况。采访团成员纷纷驻足浏览并啧啧称赞:“这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最好表现方式!”作为合肥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先研院如今正汇聚着大量高端创新人才,致力形成“示范效应”,突出产学研结合,共同为合肥打造“创新高地”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