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弄潮儿”变身田野“逐梦人”

30.10.2014  18:57

  10月24日正午,池州贵池区里山街道清溪村九队一大片稻田里,两台大型收割机叫得正欢,来回穿梭,不停地收割稻子;一辆大型拖拉机则把刚割下来的稻子从田里运到路边。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正忙着扎袋头,搬运刚刚从收割机流出来金灿灿的稻子。他就是这片田地的承包人之一——虞文兴。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身穿牛仔裤、花格子衬衫的年轻人,几个月前,他还坐在上海写字楼里经营着自己的传媒公司,现在居然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1984年出生的虞文兴家住贵池里山街道清溪村,初中毕业后他就到外面打工,几年摸爬滚打下来,很快在上海立住了脚,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虞文兴有一表哥在苏州做生意,他们春节回家相聚,听闻贵池区的招商引资信息,两人一合计,决定合资承包土地,在家乡发展现代农业。

  说干就干。他们3月份通过竞拍流转权,拿到2800亩土地后,立即行动,成立池州市恒硕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全部按照现代化、规模化的路子进行操作。很快建起300多平方米厂房,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进两台大型拖拉机、两台收割机、两台插秧机、一套播种机等机械设备,所有农业生产设备一应俱全。

  尽管今年是第一次试种,而且时间仓促,加上天气不是特别理想,但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农技部门的支持,单季稻产量还是达到了亩产650公斤,预计仅水稻一项收入可达150万元,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期,虞文兴说。尽管出身农村,当可以说种田对他来讲也是从来没有接触的事情,回来承包田地也有许多人不理解,放着外面大城市的事业不做,非要选择回到农村。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因为选择的是一条现代农业路子,机械化程度高,今年全部实行飞机喷洒农药,目前自己也学会驾驶各种农机。初战告捷更是增加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一方面经营好现有的土地,力争在选择品种、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工夫,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求,准备明年扩大育秧工厂规模,为周边的大户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虞文兴正在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管理团队,准备在梅龙、梅村开展土地承包,探索特色种植,把发展现代农业的这条路子走得更加宽广。

  正要告别时,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梅街区域站檀甫学一行来到虞文兴田边,他们正来给他选栽油菜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虞文兴交代好这边的收割任务,带着农技人员朝另一块油菜田赶去。(池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