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08.10.2015  12:06

 

各市、县(区)财政局、卫生计生委,省直医疗卫生单位: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项目资金管理,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根据《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等规定,结合实际,经研究,现就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以下简称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的重大意义

卫生计生项目资金是民生资金的重要组成,“总盘子”逐年加大,其管理的规范程度和使用效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幸福生活,还关系到医改成果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群众十分关心、社会高度关注。当前,卫生计生项目资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服务跟不上、使用绩效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认识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以严实的要求和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绩效考核机制,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升资金使用效果,为全省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把握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的总体原则

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应遵循“预算管理、分级负责、绩效优先、公开透明”的总体原则规范管理。

(一)坚持预算管理的原则。 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应及时纳入同级政府预算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意识,确保“有项目必先有预算”,杜绝项目和预算“两张皮”现象发生。

(二)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明确各级财政分担责任和管理使用责任,其中:市县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负主体责任;省级财政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负主体责任,积极落实指导和监管责任。

(三)坚持绩效优先的原则。 按照“一个(类)项目、一个资金管理办法、一个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加强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用制度管钱的制度体系。

(四)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除法律法规等规定不予公开外,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应按照政务公开和预算公开的要求及时全面公开,细化公开内容,优化公开流程,提升公开质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

三、准确理解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的基本范围和主要内容

卫生计生项目资金主要是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列入“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210”科目的项目资金,包括各级财政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根据现有卫生计生项目特点和使用要求,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大体可分为五个类别。

(一)公共卫生类项目资金。 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妇幼卫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项目资金。

(二)医保补助类项目资金。 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财政补助资金。

(三)医疗服务类项目资金。 主要包括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补助、县级公立医院零差率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助、中医药发展等项目资金。

(四)计划生育类项目资金。 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家庭补助、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长效节育、避孕药具购置、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等项目资金。

(五)人才培养类项目资金。 主要包括卫生计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各类医生医师招募及培训、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生干部能力提升等项目资金。

四、有效落实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

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主动作为,强化保障,加强管理,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一)强化预算保障。 预算保障是前提。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树立民生导向,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加大卫生计生投入力度,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卫生计生领域重要工作任务、重点民生工程、重大改革项目等资金纳入预算保障,有效保障资金需求,不得因资金安排不到位影响医改工作推进、影响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二)强化预算执行。 有效执行是手段。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细化预算指标,分解落实责任,加强资金调度,加快预算执行。其中:对于一次性项目资金应即时足额拨付到位;对于分年度实施的项目应采取“先预拨后清算”的办法加快资金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下达或提前通知(预报)指标。

(三)强化跟踪问效。 绩效管理是生命。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计生项目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以奖代补相挂钩机制。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明确绩效目标,细化考核指标,量化评价分值;要创新绩效评价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评价,提升绩效评价质量。

(四)强化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是基石。各级财政、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精细精致精确管理,强化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分类分项管理,建立项目资金基础管理台账,压实责任,细化时间,落实到人;要建立预算执行、重点项目进展等情况“点对点”的约谈制度和实时动态通报制度;要认真贯彻卫生计生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卫生计生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