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呈低龄化 看看哪些行为会影响你的听力

01.03.2017  14:35

据市场星报消息,3月3日是第18个“爱耳日”,省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胡金旺表示,近年来听力下降正呈低龄化趋势,长时间接电话、戴耳机听音乐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平时的爱耳护耳非常重要” 。                      

接电话、听音乐,都会“偷走”你的听力

乘车走路听音乐,晚上塞着耳机进入梦乡,戴着耳机打游戏连续几个小时,常泡迪厅、歌厅……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在八九十分贝的环境中待一个小时,听力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胡金旺说。

在胡金旺日常接诊的病人中,有不少30岁到40岁的中年人,以公司经理、老板为代表,他们接打电话过多,导致听力下降,最常见的是固定用某一边的耳朵接电话,最终导致双耳听力不对称。

长期噪音刺激使耳内的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主要负责接收4000HZ的声音刺激(高频),所以受损初期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不易被察觉;但随着损伤持续存在、听力进一步出现其他频率的下降,这就会导致人们日常所说的“聋”。胡金旺建议,每次用耳机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注意适当休息,音量不要太大,避免使用嵌入式耳机。接电话时声音不要过大,也不要过长,尤其是用耳机接打电话时,更要控制通话时间。

此外,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睡前也不要听耳机,因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伤害会更明显。

有耳聋家族史的 孕前就可以做基因筛查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生聋儿3万名以上,加上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每年新增的患者人数可达6万~8.5万人以上。

导致听力损害高危因素有耳聋家族史、小孩早产、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颅面部畸形、高胆红素血症、出生时重度缺氧、出生后超过48小时机械通气、妈妈怀孕前三个月有特殊病毒感染(风疹、疱疹、麻疹、巨细胞)等。

而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至2例耳聋,大多数耳聋患儿都有家族遗传史。如果夫妇一方携有耳聋基因,那么这对夫妇至少有25%的几率生下耳聋的孩子。

“减少遗传性耳聋的发生重在预防与早期的干预,而对遗传性耳聋的预防与干预,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筛查是关键。”胡金旺建议,如果家中有耳聋家族史的夫妇,在怀孕前要到医院抽血检查,看双方是否携带耳聋基因,并在怀孕3个月的时候到医院抽取羊水进行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筛查。已经出生的孩子,如果在一岁的时候还不会讲话的,就应该提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若是诊断出了耳聋,就及早进行人造耳蜗植入手术,帮助孩子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又讯(夏鹏程 记者 李皖婷) 全国首个“启聪助听”康复基地昨天在省二院揭牌,将为新农合参保的重度、极重度贫困听障患者提供3到4万元的资助,这样在植入人工耳蜗的过程中自己只需要掏很少的钱了。

据了解,耳聋是目前我国临床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群有8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人群有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

原标题:听力下降呈低龄化 看看哪些行为会影响你的听力 责任编辑:何迅纪 文章关键词: 听力下降呈低龄化 影响你的听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