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教育接地生根 软硬实力同步提升

24.12.2015  10:05

含山,一个美丽的生态小县,文化积淀深厚,人民勤劳朴实。如今,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实施“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到处都能感受到“水漾荷开,叶绿花红,鸟鸣竹翠,山幽林静,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与之相辅相成,含山教育近几年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15年3月开始,全县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全面推进,全力投入,全员参与,历时近十个月,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全县各级各类义务教育学校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每一所校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震撼的变化,学校办学软、硬实力同步提升,含山教育把握住“国考”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扎实开展了一次接地气、生根结果的发展壮举。

国检”过后,留给含山教育人的不是顺利通过的满足、兴奋、喜悦,而是漫步在每一所校园里,直面所见所闻,带来的那一种由衷的欣慰、信心、感叹和感怀,含山教育正经历一次蓬勃发展的巨大迈步,希望迎来更坚实的质量与对社会的回报。

每一所校园的变化,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都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领导重视,保障投入,负责人表态干脆,“经费投入过硬关,政府保障;迎检工作过软关,学校保证”。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分管领导深入校园,调研指导,扬正气,鼓干劲,增斗志,论方法,排问题,看结果;教育局召开推进会、培训会、现场会,摆问题,找不足,规流程,强礼仪,重管理,鼓士气,扬特色;局负责人、党组成员、股室领导、督学多次到校督查、自查、互查,足迹遍布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细看严纠,示范指导,解决问题,指明方法,激发热情,强化管理,备战国检。

在感怀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的同时,更欣慰的是学校的巨大变化,为含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工作热情激发高涨,正能量得到弘扬。学校美丽的环境,优雅的文化布置激励每一位老师舒心工作,每一个孩子开心学习,他们注重着装整洁、面带笑容、文明大方。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支持,他们身上洋溢着国检以来昂扬的工作热情、学习活力,学校校长、老师、保安在这次国考中都接受了思想与能力的检验,无论是精神境界、平时行为、思想水平都得到了提升,许多老师在迎检过程中,利用双休日、节日、暑假加班,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激励广大教师严守师德、爱岗敬业。

每一所学校都变得整洁美观,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一个校园都呈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校园每一面墙壁都言说着教育、激励的故事,校园每一处角落都经过精心规划,绿化美化得到灵活体现,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爱去、家长爱进、老师愿留的最美的地方。

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孩子们从小走进科学的殿堂,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会动手动脑,在“一尺见方”的屏幕上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找到了心中的梦想,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走进书的海洋,自在的徜徉,轻松的阅览,他们可以申请每月借书一至两次,上万册图书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每一个功能室都有专职管理员,学生只要活动,都可以得到悉心的指导;学校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个班级都配有班班通,孩子们的学习变得身临其境、形象直观 ,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活力大增;每一个乡镇都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舞蹈、棋类、球类、书法、剪纸、手工、灯谜,在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中提升技能、修养品行、愉悦身心。

学校师资力量得到长足发展,专业、专职教师增多,教师编制增加,教师转岗培训、专业培训发挥效用,满足音乐、体育、美术教学需要,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体育运动一小时,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书香校园”“养成习惯”“以德导行”“关爱留守儿童”等一批特色学校崭露头角、百花齐放,学校软实力全面提升。

教育均衡发展鼓舞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正能量,激发了“上下一心,团结聚力,办好教育”的工作热情,也促使每一位教师严格自律、加强学习、遵守师德、提升素养、规范行为、努力奋进。

在面对校园软硬实力都得到提升的状态下,更应清醒的意识到,还要进一步保持、发扬和做好:努力凝练、提升校园文化主题、规格,促进学校由“建设校园文化”向“创建文化校园”“智慧校园”迈进;全体教师勤勉工作,自觉规范,每日不辍,精益求精,保持并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影响力,追求更整洁、更美观、更赏心悦目的校园布置和氛围;落实制度,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专业人员水平,提高功能室使用效率和效果;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增强素养,课堂增效,规范办学,全体教师自觉把最优质的教学状态奉献给学生;学校领导自我加压,严格自律,提升水平,拓宽视野,合理规划,为学校精细化管理谋篇布局,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治校,服务师生,激励教职工由“要教”向“愿教”“乐教”“爱教”过渡发展。

教育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发展永远在路上,“国检”虽然过去,但每一个教育人都要珍惜这一个助力的平台,且行且珍惜。(张守宏 特约通讯员:柴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