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皖籍逃犯列入国际红色通缉令 多数人涉经济犯罪

13.12.2014  06:43

  从今年7月开始的公安部“猎狐2014”专项行动月底将结束,追逃期间,公安部借助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抓获不少逃犯。 12月12日,记者在国际刑警组织官方网站查询“红色通缉令”得知,目前该榜单上共有12名安徽籍逃犯。

  12名安徽籍逃犯列入红色通缉令

  国际刑警组织官方网站为http://www.interpol.int/,登录网站后,右上角排在第一个的红色标识,写有“WANTED PERSONS”字样,点击该标识,就可以进入国际刑警组织中著名的“红色通缉令”,上面列有各国逃犯信息。

  统计发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加起来共有503人被通缉,其中大陆有475人,这一数字没有包括出生于他国、后加入中国国籍者,而对各省人数的统计,是根据被通缉者的出生地来划分。

  在查询系统中,输入“China+anhui”的检索条件,可以查到12名安徽籍逃犯被列入国际红色通缉令,通缉令上每名逃犯的证件照、姓名、出生日期、国籍和所涉罪名等基本信息均可看到,还标注了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等外貌特征。

  11人均涉嫌经济犯罪

  记者通过整理,发现上述逃犯中共有10名男性2名女性,5人有明确籍贯,其中4人是淮南人1人是霍邱人,剩余7人仅标注安徽。 12人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39年,今年已有75岁,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84年,今年才30岁。

  每名逃犯下方均有该人因为何事被通缉,据翻译,其中仅1人罪行为谋杀,其余11人罪行均与经济犯罪有关,主要是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存款,另外还包括合同诈骗、贷款诈骗、非法占有国有资产、虚开增值税发票、逃税、信用卡欺诈等。

  红色通缉令每五年更新一次

  据了解,红色通缉令每五年会进行一次更新,只要涉案人员一天没有归案,通缉令将长期有效。另外,上述12名安徽籍逃犯仅说明出生地是在安徽,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罪行是发生在安徽,也不代表都是由安徽警方进行通缉和追捕。

  记者从安徽警方获悉,猎狐行动开展以来,安徽警方已抓获12名潜逃至国外的犯罪嫌疑人,目前追逃工作正在进行中。通过对比之前报道的追逃战果,这些被抓获的外逃人员中,部分逃犯并没有出现在红色通缉令上。

  一名嫌疑人已经落网押送回国

  虽然红色通缉令上是姓名拼音,但是记者对比后发现,其中一位名叫“GAO FENG”的男子,其籍贯、年龄和罪行,均与我省淮南警方于今年5月10日从泰国押回的嫌疑人高峰相同,确定应为同一人。

  根据公开资料,今年1月12日,淮南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淮南市某公司负责人高峰失踪,可能是携款外逃。经过调查,民警发现高峰及其弟弟高某、舅舅冯某涉嫌参与多项诈骗行为,涉案数额5亿余元,并于1月4日逃往泰国。

  随后淮南警方展开追捕工作,申请省公安厅、公安部对高某等三人发布红色通缉令进行跨国追捕。5月2日,高峰等三人在泰国落网,5月9日下午乘飞机抵达上海,5月10日凌晨被押送回淮南。

  除了高峰,红色通缉令上还有一位名叫“GAO YU”的男子,也是上述12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其籍贯和罪行与高峰相同,很有可能就是与高峰一起落网的弟弟,不过此猜测未获警方证实,而通缉令上未见其舅冯姓男子。

  -链接

  何谓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

  记者查询资料得知,国际刑警组织共有190个成员国(地区),协助成员国侦查罪犯是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个重要合作领域,这种执法合作通常是以“国际通报”这一渠道进行,包括红色通报、蓝色通报、绿色通报、黄色通报、黑色通报五种类型。

  其中红色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最著名的一种国际通报,经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红色通缉令”,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它的通缉对象均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