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4名教师的坚守 安庆教师抗洪救灾纪实

20.07.2016  20:21

185所学校安置点,3084名教师,守护安置转移受灾群众5万余人。在安庆市,面对历史罕见洪水灾情,广大教师主动放弃假期,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战斗中,成为前方抢险主力军和后方救援的主战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张满意的抗洪救灾答卷,唱响一曲曲动人赞歌。

舍弃小家为大家

7月3日4时20分大雨倾盆,望江县汪洋联圩石屋段堤坝开裂,一场惊心动魄的防汛抢险正紧张有序开展。装土、扛袋、压渗……一个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他就是赛口中心学校派遣到汪洋联圩参加防汛抗洪的人民教师石峰。

要不是石峰老师带领巡堤人员及时发现这处管涌,堤坝很可能就溃破了。”镇水利站站长江涛说。当晚石峰老师巡查值守非常认真,一宿都没合眼,今年59岁的他仍然有着那么一股“”劲,每半个小时就要巡一次堤,发现险情时,他一边组织当班民工下水查漏、堵漏,一边报告指挥所组织抢险队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抢险,直到下午4时,忙碌一天的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7月5日,三汊圩龙河段告急,坝底翻沙渗漏严重,紧张的抢险现场,石峰老师骑的电瓶车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缺编织袋,他就骑车去运,缺铁丝、工具、绳索……他领命就跑,不知疲倦,在泥泞的堤坝上冒雨前行,车轮胎砸了几根钉,他一声不吭的立即换了新车胎,电瓶车才买不久,他硬是要捐出来用作抢险,因为他最担心的是群众的良田被淹,一年的辛劳不能打了水漂,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群众、庄稼感情深厚。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他93岁的母亲患癌症好一阵子了,如今躺在病榻上生命垂危,本来可以利用这个暑假好好服侍母亲,尽份孝心,可他把这些都委托给了辛劳的妻子,每天在堤坝上忙到很晚才回去看母亲一眼”汪洋村党支部书记徐晖说,“一听说学校要安排年轻的教师参加防汛抢险,他主动请缨到汪洋联圩,他说自己是汪洋人,对环境熟悉,能更好的胜任这份任务。”一个礼拜的防汛抢险下来,本来就瘦弱的石峰老师,嗓子哑了、咳嗽不止,可他不说一个“”字,每天从没睡个囫囵觉就又投入到新的一天紧张工作中去了。

巡堤、抢险、后勤……,哪里都有石峰老师的身影,瘦弱的身躯是那么的高大。在课堂上,他把知识和关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灵,在防汛抢险的危急关头,他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生动的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崇高的职业操守。

不畏艰险敢担当

老奶奶,我背您离开吧!洪水太大了!

我不离开!我在这里都住几十年了,有感情了。再说,我这里的地势比别人家的高,不会有危险!你走吧!

面对倔强的八十岁的张奶奶,他心急如焚,顾不上豆大的雨滴打在脸上,他苦口婆心地连番劝说,老奶奶才答应撤离。他背起老奶奶一直送上了指挥部安排的大巴,看着老奶奶安全撤离,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幕就发生在七月一日那个让人铭记的日子。  7月1日,暴雨如注,桐城市吕亭镇遭受强降雨袭击,降雨300多毫米,其中合河村降雨达320毫米。合河境内杨河河水陡涨并漫堤,金河村境内孔城河水即将漫堤,老百姓急需转移。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吕亭中心小学杨振老师、南翔光彩第五小学的丁武生老师在接到中心小学校长的电话后,火速赶到吕亭镇政府,代表学区参加吕亭镇党委与政府部署的抗洪救灾工作。杨振老师被编入到第一应急小分队,丁武生老师被编入到第二应急小分队,紧急乘车赶往合河村、金河村。不料,五时半左右,第一应急分队乘坐的依维柯车无奈在大雨中抛锚。杨振老师与同车的其他成员硬是冒着大雨步行到三公里外的险情点。面对暴涨的河水,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决堤的堤岸,杨振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紧急深入附近农户中,劝说老百姓赶紧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倔强的八十岁的张奶奶,杨振老师不离不弃,终于护送老奶奶安全撤离……随后,丁武生老师所在的第二应急小分队也赶到了险情点,紧急疏散老百姓到临时安置点。

夜幕降临,老百姓终于都疏散完了。杨振老师又和小分队的其它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石南中学灾民安置点。在指挥部的安排下,他们拿着手电筒迅速打扫清理已经断电的各个教室,并把棉被、蚊香等安置物资分发到每家每户灾民手中。之后,杨振老师又会同小分队成员开始挨个检查群众安置情况,维护夜间安全秩序,三层的教学楼他们来来回回巡查了三趟。凌晨一点,杨振老师才和小分队的其他同志坐上了回程的客车。7月2日早上六点,大雨还在继续,杨老师不顾疲劳,又随小分队赶往灾民安置点。

志愿服务暖民心

7月3日中午12时,天空依然下着雨,在安庆市怀宁县黄龙初中灾民安置点,此时正是人们做中饭的时候,学校上空不时飘起袅袅炊烟,走进学校院内,厨房内的炝锅炒菜的声音此起彼伏,饭菜的香味随风窜入鼻内。12点30分,受灾群众自觉地排成一排,井然有序地打饭。76岁的杨林村村民陈转南左手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烩菜,右手捧着拿着一碗米饭,他说:“虽然受灾了,但这里有吃有住,也就和家里一样了,感谢党和政府啊。

怀宁县黄龙镇多处圩堤被冲塌,该镇镇村两级共派出1200多人参加救灾工作,转移受灾群众3000余人。群众陆续安置在黄龙镇中心学校和黄龙初中。

共产党员、黄龙初中女教师陈青是黄龙镇丰园村联合组人,家里被水淹了,但她看到学校安置了许多灾民,把孩子和父母接到学校一起照顾灾民;分管后勤副校长王长进从2日凌晨3点到3日,没有合眼,一直在为灾民服务;离校比较远的吴林及其他几名老师,没有接到校长电话通知,他们听说后,也主动赶回学校参与服务灾民活动......7月2日凌晨3点,两所学校校长接到镇防指电话后,立即赶到学校,并通知附近老师赶来安置灾民事宜。为让受灾群众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住在学校,黄龙镇中心学校校长汪胜华和黄龙初中校长何卫东,迅速组织教师24小时值班,确保学校安全,积极投入安置、服务工作。学校除将所有教学楼全部开放外,所有教师办公室也成为安置灾民的场所。两所学校成立了安置组、后勤组和安保组,在食、住等方面无微不至服务好受灾群众。在黄龙镇中心学校安置点,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各个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内有来自杨林、金河等5个村的214名受灾群众,室内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登记、保洁等工作。

家里受灾严重,心里很焦急,好在政府关爱灾民,一家7口人在这里生活不用愁。”杨林村村民汪爱云说。在临时安置点,受助的群众纷纷表示:“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得到政府和学校的妥善安置,得到老师们的无私帮助,还是共产党好。”(特约通讯员: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