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省政府负责同志 联系市和精准帮扶省属企业工作机制的通知 皖政〔2015〕79号

28.08.2015  20:4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把实体经济抓上去,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加强服务,深入指导各市和精准帮扶省属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督促各地各有关单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省政府决定,建立省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市和精准帮扶省属企业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省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市工作机制

(一)联系分工。

李锦斌同志联系合肥市。

詹夏来同志联系淮南市、六安市。

陈树隆同志联系蚌埠市、阜阳市。

谢广祥同志联系滁州市、铜陵市。

花建慧同志联系池州市、黄山市。

梁卫国同志联系淮北市、亳州市。

杨振超同志联系芜湖市、安庆市。

方春明同志联系马鞍山市、宣城市。

李建中同志联系宿州市。

(二)联系方式。

省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各市,采取定期联系和日常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强定期联系,省政府负责同志每季度深入联系市1—2次,每次不少于2天,通过深入乡镇社区、企业、重点项目工地等基层和一线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日常联系,关注联系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信息,准确掌握当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基本要求。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一是推动谋划发展思路。立足全局,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指导各市研究谋划发展中的重要思路、重要政策、重要措施。二是推动解决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精确制导,以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进展。三是推动创造性开展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深入把握当地市情特点和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指导各市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四是推动典型示范引导。注意在联系过程中发现带有普遍性问题、典型性做法和示范性经验,及时向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二、建立省政府负责同志精准帮扶省属企业工作机制

(一)总体要求。

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按照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主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由省政府负责同志带头,各级政府积极行动,上下联动,分级帮扶,合力推动企业发展;坚持转变作风,深入企业,现场办公,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努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坚持推进企业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帮扶重点。

围绕稳工业、稳企业工作重点,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1.深入研究发展现状,帮扶企业排忧解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促进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坚持精准施策,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成本上升等问题,强化土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对看准的、确需支持的,实施合理的、差别化的激励政策。三是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重点企业与省内行业、项目产销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2.深入实施“四督四保”,帮扶企业项目落地。把加强企业项目建设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协调服务,强化跟踪问效。一是督查推进新建项目,助力解决“前期”问题,保证开工率;二是督查推进续建项目,助力解决“进度”问题,保证竣工率;三是督查推进竣工项目,助力解决“投产”问题,保证达产率;四是督查推进储备项目,助力解决“入围”问题,保证转化率。

3.深入谋划企业长远发展,帮扶企业谋实“十三五”发展。一是指导企业科学编制未来5年发展规划,深入分析研究“十三五”时期宏观环境、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着眼长远,指导企业谋划一批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省“大新专”重点项目库,动态管理,滚动实施,梯次推进,切实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4.深入推动改革创新,帮扶企业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鼓励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设计、制造、工艺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动企业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整体上市,加快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聚,增强企业活力、抗风险能力。三是指导推动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精细化管控成本,大力节支降耗,提高经营绩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品牌建设,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好降费减税有关政策,实施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具体安排。

1.帮扶对象。

(1)李锦斌同志调研帮扶省属各行业重点企业。

(2)各位副省长要在抓好联系的省属重点企业的同时,确定重点精准帮扶企业:

詹夏来同志重点帮扶马钢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徽商银行、省信用担保集团。

陈树隆同志重点帮扶国元集团、华安证券公司、省交通控股集团、省投资集团、安徽民航机场集团。

谢广祥同志重点帮扶省能源集团、安徽军工集团。

花建慧同志重点帮扶安徽国贸集团、徽商集团、省旅游集团。

梁卫国同志重点帮扶安徽建工集团、省农垦集团。

杨振超同志重点帮扶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安徽中烟工业公司、省烟草公司、安徽叉车集团、江淮汽车集团、淮海实业集团。

方春明同志重点帮扶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李建中同志重点帮扶安徽皖中集团、省华强工贸集团。

2.帮扶方式。

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行业重点企业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利润排名前10名、后10名的省属企业,由省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省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人员相对稳定的企业帮扶组,深入企业调研帮扶,精准提出帮扶企业的问题清单、帮扶措施清单。企业帮扶组深入企业每季度1—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时间安排。

帮扶工作自2015年8月下旬开始,2016年视情调整安排。

4.定期调度和帮扶。

省政府每月专题研究一次帮扶工作,协调解决各企业帮扶组提出的帮扶企业问题清单、帮扶措施清单的有关事宜。

(四)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帮扶省属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省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工业副省长为专职副组长,省政府秘书长为领导小组秘书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资委。

2.建立分级帮扶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帮扶重点企业活动,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分级分层开展帮扶的工作格局。

3.加强工作督查。省政府定期督查各地联系帮扶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发展等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帮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工作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