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自测”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指标

10.08.2015  17:40

  虽然合肥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但创建之路并没有停止。昨天,合肥市文明委对外通报了“合肥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情况通报(4-6月份)”。本次测评,在全市总共选取220个测评样本,范围包括四个行政区和三个开发区。

  测评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市平均总得分93.42分,较一季度测评结果(平均总得分87.1分)有明显提高。其中分行政区考核项目平均得分93.3分,市直主要创建职能部门考核项目平均得分93.5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项目平均得分为97.5分。在所有考察项目中,网吧得分最高,而出租车排名垫底。(详见:合肥文明网http://hf.wenming.cn/)

  据介绍,本次考核测评项目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评的重要内容,按照最新的测评标准,对所有抽中辖区采取暗访形式进行实地测评。

  测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一是社区(小区)物业管理松懈,管理人员不能统一着装,各类物业管理登记簿不全,小区志愿服务人员缺失,小区内公益广告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有的公益广告脏污、损坏现象严重。二是集贸市场保洁不到位,公厕脏污有异味,车辆占道、出摊经营现象普遍,一些商铺未能亮证经营,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三是餐饮店“两证”缺失现象仍较突出,一些新开业的餐饮店没有及时办理“两证”,文明餐桌创建宣传没有保持。四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志愿服务活动明显偏少或没有,公共场所各类“遵德守礼”提示牌等公益广告有损坏和缺失现象。火车站和汽车站广场依然存在拉客现象,其周边黑头车非法营运现象严重,在一些人流集中的天桥、商业广场和交通路口散发小广告现象较为普遍。五是主干道和背街小巷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特别是明光路汽车站、合肥汽车总站、合肥火车站周边,正三轮车载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穿行、乱停放、乱行驶现象时有发生。主干道黑头车非法营运现象普遍。

  合肥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各区、各有关部门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抓紧对账销号,督促整改,同时,合肥市文明办将组织媒体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回访,强化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