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民警教你“防诈术”

03.07.2015  18:47

  进入6月下旬,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临了。暑假期间,一些孩子独自在家,身边没有父母教师等成年人的看管,会有不法分子盯准了这一点,实施诈骗。6月份以来,针对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不少地区均发生家长和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合肥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加强防范,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针对暑期阶段越来越多的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等现象,合肥警方专门总结了以下六种类型的诈骗方式,家长如果接到此类电话或者收到此类内容的短信,一定要小心:

   1

  绑架类诈骗电话

  家住某市某区的退休工人陈师傅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称:“你的儿子被我们绑架,赶快给我们汇款20万元。”电话中还不时传来“爸爸救我”的哭喊声。对方要求陈师傅不许报警,不许挂断手机,不许接打其他任何电话。当陈师傅赶到附近的银行准备汇款时,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说下,终于明白自己遇到了骗局。这种诈骗方式是针对暑假来临,学生外出游玩、活动的机会增多而专门设计的骗局。警方提醒家长接到此类电话后,应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不可慌乱、贸然汇款;同时应及时报警,由警方帮助甄别是否为诈骗电话。

   2

  孩子受伤在医院抢救类

  暑假期间,不少调皮的孩子确实容易在玩耍中受伤,一些骗子专门利用父母焦急的心理,致电家长谎称孩子受伤在医院抢救急需转账付款才能进一步手术。在接到此类电话时,家长务必在电话中详细询问是何所医院、哪个科室、相关负责医生或护士的名字。如果对方答不上来,由此可以判断其诈骗。还可以在手机中安装手机杀毒软件识别并标记诈骗电话,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3

  暑假兼职类诈骗

  暑假开始,不少学生为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兼职的信息会多加留心。近期打着“兼职、招聘”旗号的诈骗案件猛增,包括兼职打字、网店客服、刷钻等。此类诈骗短信中通常带有木马或钓鱼链接,学生族在点击链接之后,就有可能导致手机中的隐私、账号密码等外泄,从而造成损失。

   4

  高考查分诈骗

  高考过后,小李在家里上网,QQ上突然跳出一条弹窗消息,附带一个网页,名字是“安徽高考查分”,“我知道考试成绩应该没有这么快出来,但好奇心驱使我点开了网页。”很快,小李手机就收到了银行的短信,父母给她的5000多元旅游经费全部被恶意盗刷。

  办案民警介绍,“高考查分”木马表面看是一个网页文件,实际上暗藏木马,一旦打开并运行该网页,木马就会感染电脑上的程序,导致这些程序成为木马的“带菌者”。中招电脑即使重装系统,也难以完全清除木马,若再次运行了“带菌者”,还会造成全盘感染。

  高考落幕,离正式出成绩还有几天时间,居然已经有骗子打起了考生和家长的主意,利用他们迫切想要提前知道考分的心理,骗取他们点击不明来历的短信链接或网页,从而将恶意木马程序植入他们的手机或电脑,伺机盗走银行卡里的现金,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

   5

  “志愿填报”诈骗

  以“志愿填报”App的名义,内置手机病毒:“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应用中,存在手机病毒,可私自发送短信、屏蔽回执信息等。拆招: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此类手机应用。

  6

  网游购买装备诈骗

  不少青少年还是游戏一族,暑期来临又是玩网络游戏的高峰期。一些“人民币玩家”则愿意花费上千元购买游戏中的装备,骗子专门盯上这一类有钱的游戏迷,趁机骗钱。通常,这一类在购买游戏装备中实施诈骗的类型和电商交易类诈骗比较相似。

  此类诈骗通常在交易过程中有一个“邮件确认”的环节,而在确认邮件中提供的网址却是钓鱼网站。用户在点击这个网址进行付款后,钱就打到了骗子的账户中,而玩家不但装备没买成,连购买装备的钱也追讨不回来。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骗子构造的钓鱼网站中输入了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骗子还有可能把玩家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走。

  目前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频繁发生,且精准定位到学生的家长,与信息泄露不无关联。“希望广大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朋友,在网上要谨慎填写有关个人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报名培训班或者参加活动时,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也要慎之又慎。”

  合肥警方提醒:不盲目相信陌生短信和电话;不通过手机点击可疑的网站连接;不回复陌生电话或短信,以免遭遇钓鱼陷阱。若不慎遭遇陷阱,给通讯录所有人发出预警,以免损失扩大,同时向专业人员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