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每年九成左右供水量靠外调 逼近“极度缺水”

18.10.2014  03:32

  紧挨巢湖,喝着优质自来水,合肥还缺水吗?记者昨天从水利部门了解到,合肥不仅缺水,而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523立方米。这个数字啥概念?合肥市水务局副局长单开进介绍,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是极度缺水地区,合肥已经逼近“极度缺水”。另外,合肥外调水每年3.48亿立方米,占了每年全市城市供水量的九成左右,大部分供水依赖外调。

  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合肥这些年来下了大力气,不少社区、单位以及农业生产上都有节水“高招”。2008年10月,合肥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2013年10月,合肥市圆满通过了水利部的终期验收。2014年1月,合肥市还获水利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据统计,仅试点期间,合肥市就投入112.32亿元,节水总量达2.4亿立方米。

  在合肥市华地紫园小区,随处可见的景观水和绿化灌溉水的水源不再是自来水,而来自天然雨水和小区内遍布的集水井,仅这一项,每年节水就在三四千立方米。

  在位于三十岗的安徽东华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蔬菜大棚里,生长茂盛的黄瓜、草莓、西红柿全部采用无土栽培,而灌溉全部采用最先进的以色列滴灌技术和日本最先进的单向渗透膜技术,根据植物的需要,精确给水。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栋病房大楼的地下二层,一套蒸汽凝结水收集利用装置正在运行中。作为我省目前最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每年蒸汽使用量近10万吨,产生约7万吨70℃左右的蒸汽凝结水。把这些蒸汽凝结水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用于医院所有病区和职工澡堂的洗浴用水,还可以用于冬季采暖官网补水。

  我省正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今年52家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拟创建节水型单位。而在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中,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重要内容,我省除了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还促进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据统计,目前全省万元GDP用水量155.5 m3,比2010年降低83.0立方米。 “十一五”以来,以30%的用水总量增幅,保障了10倍的GDP和20倍工业增加值的增长。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