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划分三片区 再开新局面

15.04.2016  11:28

近日,2016年合肥市学校团干部读书班以及市管学校共青团工作片区管理工作会议在合肥一中举行。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团委工作负责人,市管各学校团委书记近70人参加会议。读书班主题是贯彻中央省市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共青团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学生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合肥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桑韧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局职成处、宣传处、学生中心、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读书班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团歌声中开始。合肥一中党委范广伟书记代表全体师生致欢迎辞。书面传达、学习团章等文件。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宣读了2016年实行片区管理的文件,随后由桑韧刚给2016年片区负责人:合肥一中黄坤、合肥六中王力群、合肥经贸旅游学校谢丹颁发了聘任证书。局团委负责人通报了2016年合肥市教育系统团委工作打算。

桑韧刚随后做了讲话。桑韧刚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校共青团工作是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是联系青少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推进学校德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二五”以来,全市学校共青团工作能针对中小学生实际,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履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职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生社团活动、工业游与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十三五”新形势、新任务,为学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做好学校共青团工作以及促进团干部成长,桑韧刚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珍惜岗位、热爱岗位。学校共青团是一项常青的事业。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就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共青团干部就应该 “朝气蓬勃”、“思想活跃”,靠热情、靠协调、靠服务中心和解决问题,所以更加考验和锻炼人。希望大家创新工作、务实工作。找准学校所需、青年所盼、团组织所能的工作结合点,要有敏锐性。3位片区牵头人要做表率,主动、积极、大胆开展工作。希望大家做读书学习的表率。主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本次工作会议邀请了合肥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处副处长葛守松、合肥一中副校长吴英明,分别就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和中学共青团干部的成长为话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葛守松睿智博学、年轻有为。他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概念讲起,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几年合肥市的志愿服务情况。他认为在当今中国志愿服务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呈现出法制化、政府化、制度化、全民化、小区化和常态化的发展方向。最后,葛守松就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推进学生志愿服务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如成立相关组织领导机构,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发开设相关的志愿服务课程,并组织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抓好学生志愿者的注册工作,力争在校生的注册志愿者比例达到20%以上等。

吴英明温文尔雅、大气知性。她首先从思维引领和精神成长的层面谈团干部的成长,希望大家要有学生思维,要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要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开展工作;要有未来思维和长远意识,做到“力在当下,功在千秋”。然后,她以目标、动力和激情三个关键词为团干部做注脚,提出了“目标动力”和“自我控制”两大成长系统。吴英明不仅是一位从基层教育教学岗位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实干家,还是一位富有情怀的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所以,她激励每一位团干部要做“梦想在高位运行”的教育行者,明确学校团干部的教育者身份,做到为了学生、相信学生,在教育指导中应是“无向时指向,无力处给力,无疑处生疑”,以合肥一中经贸节和商学院为例,来说明在开展德育课程时应秉持“四生”原则,即生本型、生态型、生长型和生活型。在团干部如何指导学生工作方面,她着重指出要理念至上,赢的是方法和坚守、赢的是课堂和队伍、赢的是特色和品牌。最后,吴校长说,团的工作既是锻炼人更是教育人,鼓励大家共同努力,让学校共青团工作绽放出人的光芒。

下午的1点30分,市管学校三个片区和县区的团委书记们分组进行了讨论和总结,重点就2016年特色工作、片区工作计划以及对教育局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座谈。小组讨论情况,分别由召集人在下午进行了大会交流。合肥八中、安徽新华学校依次进行了本校特色工作的交流。合肥五中团委、合肥经管学校团委负责人先后就共青团基层组织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合肥市教育局团委网站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专题培训。

下午的读书班上,合肥一中跟岗培训的新疆皮山高级中学团委书记巴哈尔古丽·阿卜力米提等也参加了活动。

本次读书班内容充实,安排紧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大有收获,尤其是进一步统一了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路、重点,加大了学校之间的交流。(特约通讯员:张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