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区重污染企业将搬迁改造或关闭

13.04.2016  10:21
摘要 除了马合钢关闭外,合肥市将继续推动污染企业退出。对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4月12日上午,合肥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合肥市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两个关于环保的大会连续召开,定下了合肥市今年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工作顺利通过考核,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水污染防治

  环巢湖地区生活污水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4座日处理量达1000吨全封闭环保式大型垃圾中转站,建成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最终实现无害化处理。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营管理将完善,适时还会进行扩建。

  合肥市力争到2020年巢湖水质和入湖河流达标率大幅提升,部分水域及支系河流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III-V类水平。

  同时,合肥将对现有污水处理厂开展提标升级改造,加快实现环巢湖地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16年底前还将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项目和排污口将依法清理。

   “河长制”将实现全覆盖

  2015年,合肥全面实行“河长制”,修订《合肥市“河长制”考核办法》,新增17条支流纳入考核。目前,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120余条。合肥市环保局局长王斌介绍,2016年,将抓好“河长制”巩固提升,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合肥市将以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为重点,编制不达标水体治理方案,开展网格化排查,完成水环境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等措施,确保水质改善直至稳定达标。将地毯式排查整治排污口,逐步消除V类水体。力争十五里河2017年达到V类,派河和双桥河2018年达到V类、南淝河2020年达到V类。对不达标的水体制定达标方案,明确治理措施和达标期限,并向社会公开治理进展和水质改善情况。

  今年,合肥还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依法清理环境保护区内环境安全隐患,抓好巢湖蓝藻防控。

   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王斌介绍,合肥市严格监管,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稳定和达标排放。通过现场监管、在线数据上传、远程视频监控等多种手段对污水厂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加强水质监测,采取多种方式和随机抽查考核,发现水质超标或违规行为,从重处罚。

  合肥市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2017年底前,省会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合肥市已经在去年9月份对合肥市建成区水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目前,许小河、蜀峰湾南湖等4处黑臭水体整治已经陆续开展工程招标,计划上半年开工,2017年6月底前完工。

   城区饮用水质如何,每月公布

  会议要求,今年起,城区每月都将公布代表性管网点水质信息。对小水厂、老管网和制水工艺进行改造提升,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稳定。

  巢湖则应该在今年年底前调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并报批,2016年7月1日前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目前,合肥也在防治地下水污染,2016年前建设地下水监测井10个,逐步积累地下水监测数据,定期调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并整改。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