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1号线票价调研年内完成 远期规划15条线路

08.03.2015  16:06

  据江淮晨报讯 上月底,合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自此,有着2200年文明史的古城合肥,在期盼20年后,终于夙愿成真。在本次全国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长张庆军在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文明创建拿到“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只是一个开始,想要留住这块招牌,合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夙愿终圆

  二十年努力捧得金字招牌

  “全国文明城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各项评比中规格最高的金字招牌。”面对用二十年换来的成绩,张庆军坦言压力更大。

  压力首先源自“创城”的不易。1995年,合肥从治垃圾起步,动员全市上下“把垃圾装起来、把马路让出来、把门前包起来”;2006年,合肥强力推进“大拆违”、“大建设”、“大招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09年、2010年,合肥先后开展了“迎中博”、“迎四体”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助推城市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2010年,合肥还全面启动“清洁家园、美化乡村”行动;2013年底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有力推动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此外,2011年以来,合肥举办了思想道德建设“合肥论坛”、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互动、道德故事汇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国好人数量领跑全国省会城市,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对合肥来说非常不易,既是一个新的起点,更要倍加珍惜。”张庆军称,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根据相关规定,文明委今后还会对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复查。”张庆军认为,想要留住这块“金字招牌”,挑战才刚刚开始。

  留住称号

  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是根本

  那么,如何才能留住“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在张庆军看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最根本要素。

  “文明素养的培养要从学生抓起,让小手拉大手成为一种常态。”张庆军认为,创建文明城市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张庆军举例称,“今年春节能明显感觉到放鞭炮的人少了,这说明老百姓形成了一种共识,大家意识到要保护大气环境,从而自觉改变一些生活习惯。”

  “未来还要继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文明的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张庆军说,合肥还要进一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全市上下老百姓的共同规范和道德准则,“特别要从学生抓起”。

   补缺补差

  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光环到手后,张庆军强调,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今后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地一个个做。

  “下一步合肥将巩固创建成果,并争取更大突破。”张庆军提出,合肥将以不久前出台的《合肥市城市管理条例》为契机,将文明创建、城市管理纳入依法治市的轨道。“以前的城市管理基本上都是靠行政规章、红头文件办事,现在《条例》的实施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硬件升级

  地铁1号线定价争取年内完成调研

  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之外,城市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

  张庆军还表示,合肥还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延续合肥将近十年以来大建设的创建成果,继续保持现有投资力度,为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随着合肥市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增几十万人口,这就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张庆军说,随着人口的聚集,老城区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另外,随着新城区的不断扩大,各类基础设施所需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为此合肥每年要投入两三百亿用于大建设。”

  张庆军觉得,合肥的城市承载能力要和城市规模相适应,“如果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会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文明程度也很难提升。”

  以轨道交通为例,张庆军透露,按照计划,明年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就将通车。

  “今年除了地铁4号线将开工以外,1号线的票价调研等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张庆军说,1号线票价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听取社会各界声音后,进行合理定价。目前,合肥已有3条地铁线同时开工,远期规划15条线路。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