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客:一张桌子开启梦想

11.05.2015  19:13

  在这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合肥“创客”用行动证明,一个点子、一张桌子、一个梦想足矣!在创客的背后,有各方力量在默默支持,陪伴他们朝着梦想越走越近。

   创业只从一张桌子开始

  早上9时许,大二学生刘刚走进合肥科技创业苗圃的大门,坐到属于自己的桌子前,开始了他一天的创业生活。在“苗圃”里,像刘刚一样的“创客”有很多,他们带着自己的点子,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创业。

  当你萌发念头,但对创业还是一头雾水,“苗圃”是你最好的选择。2011年,合肥市科技局以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为主体,建设科技创业苗圃。“苗圃”面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有创业计划的青年创业者,包括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旨在为创业者提供零成本的创业办公环境和相关服务,提供孵化培育的公共空间,帮助创业者实现由创业项目到公司的转变升级。“我们除了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还有系统的创业指导。”苗圃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团队达125家,吸引创业团队项目90个,重点培育20家创业企业(团队),入驻苗圃孵化的项目17个,已毕业团队35家,其中有2家进入新四板。

  孵化器助力创客跳龙门

  “苗圃”可以说是孕育创业的种子,要想长成大树,创业孵化器为创客张开怀抱。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立8个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33个大学生创业园、33个农民工创业园、46条创业街、20个创业摊点群、150个创业示范点,孵化基地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阳光电源(上市公司)、美亚光电(上市公司)、工大高科、科大立安、科力信息和金星机电······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是从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管理服务中心走出去。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管理服务中心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十多年来,以中小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

  “在2013年,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核中,我们排名第一。”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已累计孵化企业206家,毕业企业92家,逐步显示出孵化周期短,孵化成功率高,毕业企业成长速度快等特点。

  创客咖啡不一样的体验

  在如今的合肥,有政府开辟出的创业天地,也有民间高手搭建的“创业咖啡”。

  2014年,企业人陈理和翁晓松几个月前遇到一起,萌生了要搭建安徽互联网企业相互沟通平台的点子并一拍即合。从众筹60万资金到装修咖啡馆,两人只花费了两个月。安徽迄今为止第一家通过众筹方式、由互联网大佬联合投资的创业咖啡馆诞生了,意欲打造合肥最具特色的创业平台。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的5F创咖,今年1月11日正式开业。“我们是咖啡店,但不仅仅只是咖啡店”。5F创咖店长石宇辰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创客玩起了“指尖上的交流”,想约几个创客聚聚,来场头脑风暴,在微信群里一呼百应。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机会越来越多,草根创业者需要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铸就梦想,实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