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学研完美结合催生城市“创新”血液

11.06.2014  19:08

  中安在线讯 敢于创新、勇于挑战、敢走新路,合肥的骨子里似乎天生流淌着“创新”的血液。

  近年来,合肥市实施了一系列在全国领先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致力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机制,走上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合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高校与政府“联姻”谋发展

  在合肥大蜀山西麓,一栋以“X”为造型的14层建筑拔地而起,这里被誉为“江淮硅谷”,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研发团队,有世界最顶端的科研成果。这就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直以来,有一条“死亡之谷”存在大学实验室和市场产品之间,很难跨越。大学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城市转型发展需要技术支持,在合肥市朝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梦想迈进的跨越转型期,两者迸出合作的火花。

  2012年7月,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体制,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中科大四方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孕育而生。很快,这里发展成为高科技企业青睐的“创业福地”,创新人才实现创业梦的“创新工场”。

  “看中合肥,就是因为他们先人一步搭建中科大先研院这个引领技术和产业突破的创新平台。”从加拿大回国的长江学者刘文,得知合肥成立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后,便投身“江淮硅谷”。

  如今,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刘文这样的海内外尖端人才的“回巢创业”,共吸引400名工程硕士入驻。

  目前,已经有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研究院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此抢建联合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明翰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83个;孵化16家企业,吸引了社会资本1.2亿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更多协同创新平台将在合肥应运而生。目前,合肥市已启动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建设。

  “这些高端研究院,必将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成为促成未来合肥经济实现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因素。”合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大企业成就一个大产业

  在2008年之前,合肥与平板显示似乎没有交集。

  这年,在安徽省领导以及合肥市的支持和感召下,总投资17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落户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紧随京东方6代线,总投资285亿元人民币的合肥鑫晟8.5代线项目已于今年2月底实现一期设备量产,计划今年年底达到设计产能。

  在合肥市新站区,一个因京东方而集聚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已经蔚然成型,鑫晟8.5代线、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薄膜、蓝光LED芯片及外延片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实现了陆续入区配套,未来将共同托起一个千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从默默无闻,到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品线最丰富、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在创新引领之下,合肥仅仅用了6年时间。

  在光伏产业领域,合肥的成绩同样引人瞩目。

  去年9月,四川通威集团以8.7亿元的价格接盘合肥赛维LDK。当年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高新区投产。经历了一次洗牌后,合肥的光伏产业更现生机。而在不久前,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全国109家,其中合肥市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功拿到“合格证”。

  为了推动光伏应用今年,合肥市今年结合城镇化进程发展光伏电站,再添150MW装机容量,向“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步步迈进。

  传统工业基础不强,合肥市擅长“无中生有”,利用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合肥市找到一个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长大”的有力方法——抓大项目,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将一个企业变成一个产业。

   政府创新融资模式,为科技发展注动力

  一个500克的钢球从1.5米的高空坠落,强大的冲击力把一块1.5毫米厚的钢板砸弯。但是,放置同样厚度的杰事杰工程塑料结构板材却毫发无损。

  “工程塑料不仅有钢铁的高强度,还有比钢铁更好的超高韧度,而且还轻得多。”在合肥经开区内的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里,该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张玉军说,‘以塑代钢’的新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集装箱、汽车保险杠等很多领域,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遭遇“缺乏资金”的瓶颈。为培育这一新兴产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融资机制,为杰事杰量身定做了一整套融资方案。其中反担保模式让张玉军最为感叹,上海杰事杰总公司将11项专利的知识产权质押给海恒集团,海恒集团为该企业提供担保,迅速为杰事杰筹集了所需发展资金。

  在一系列的创新融资模式主推下,合肥杰事杰从开工奠基到产品投产仅用了1年2个月,连续保持了30%的高速增长,去年销售额达10亿元。

  “合肥是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去年入选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地区。在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方面,引入一批风投机构,创新专利质押、股权质押、政策性拨款预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并进行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试点。同时,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目前全市上市企业30家中22家是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募集资金402亿元。”合肥市财政局副局长黄永强说。

  近年来,合肥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科技投入体制,将分散的科技资金整合提升为政策性资金。自2009年以来,每年安排6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2008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60亿元。同时,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和建立种子基金、担保资金,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和投融资担保体系,有力的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记者 黄娜娜)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