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焚船称钉”谈当下隐蔽工程审计

09.07.2015  11:15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中有则“焚船称钉”的故事:北宋有个叫许元的人,新任发运判官(监管水运造船工作的官员),他审核前任留下的旧账,发现制造官船的用钉申报存有“猫腻”,具体负责造船的官员从中大量捞取“油水”。许元为国库资产流失而深感痛心,同时又对贪官巧取豪夺深恶痛绝,决定查清真相,严惩“靠船吃船”的硕鼠。可是钉子已敲进木船里,无法点数取证,怎么办?许元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于是他亲临造船工地,下令拖出一艘造好的新船,当众付之一炬,然后命人从灰烬中捡出钉子来过秤,结果这艘官船的铁钉用量仅为申报量的1/10。真相大白以后,许元依法严惩了弄虚作假者,并依称钉所取数据建章立制,确定了以后造船用钉的参照标准,从而杜绝了官船制造业中存在已久的弄虚作假行为。

一艘船的用钉量,竟有十分之九是水分,令人深思,而许元“焚船称钉”,遏制造假的智慧,令人钦佩。许元为堵住造船官虚报用钉数中饱私囊,追查责任人,不惜点火焚烧刚完工的新船,以此船用钉数为参照,堵住了虚报用量的漏洞,这种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如今,我们正处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投资项目投入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摆在重要突出位置。面对被后续施工所覆盖、施工完成后就很难再看见的隐蔽工程,施工单位正是借助隐蔽工程当时的施工场景难以再现、签证隐蔽性、难以求证等特点,采取一些与古代贪官污吏相比毫不逊色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作假手法,抱着审出就减,审不出就赚的侥幸心态,通过高估冒算方式抬高工程造价,制造结算纠纷,达到混水摸鱼,套取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的目的。隐蔽工程审计无疑成为投资审计要面对的重点和难点,潜藏着诸多审计风险。

从投资审计实践看,隐蔽工程签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隐蔽工程签证要素不齐全;二是签证时间滞后或矛盾;三是签证的工程量不完整、可信度差;四是签证的内容与实际不符;五是签证材料质量不真实。

针对隐蔽工程固有特点和普遍问题,审计监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从对比分析看图中发现端倪。竣工结算审计,需要认真仔细地看清所有图纸,从招标图纸、施工图、竣工图、再到隐蔽签证单附图,通过对比分析,全面准确无误地确定其中隐蔽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只有在认真看懂吃透图纸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二是签证资料与施工影像资料相结合。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实并不隐蔽,是一种形体存在再到隐蔽的过程。工程隐蔽前均应由施工、监理、业主方检查验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对隐蔽工程进行图片和影像记录,以解决隐蔽工程记录不准确、当时施工场景又难以再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借助影像资料与签证内容进行对比,进一步对其真实性进行求证,夯实竣工结算审计的基础。

三是相关资料与施工现场结合。隐蔽工程虽然是不可见的,但它与整个工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和关系。隐蔽工程签证是基于项目的原设计图纸而发生的变更性、证明性文件,应真实、完整的反映项目实际情况。因此,在对隐蔽工程签证审计时,不应仅简单停留在对签证资料的审查上,而应更注重与施工现场紧密联系,审查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和实际施工工序,同时借助监理日志、施工日志、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记录,审查是否与现场情况相符,进而找到其中的纰漏,发现其背后隐藏的问题。 

四是善于运用科学的监督方法。一些虚假签证也并非施工单位一方所能为,往往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相互勾结,签证资料做的近乎“完美”。审计人员发现疑点后,灵活进行询问调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参与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当事人、知情人或施工单位施工员、预算员、知情者,以证实隐蔽工程工程量与工程价款的真实性、合理性,并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的审计线索引出有力的审计证据,揭露事实真相。对有些隐蔽工程可采用抽查分析方法,即在隐蔽工程总体中,按相关规范要求和标准,按一定的标准抽出一定量的样本,选取若干个点,对该对这些点进行详细地样本分析,以通过对这些点的分析结果评价整个项目的方法。常用的隐蔽工程检测方法有钻芯取样法、回弹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等。有些检测方法是带有破坏性的,却是解决争议问题最有效手段,在保证足够精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