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市级医院急诊输液率最高下降近2成 老年人仍“热衷”吊水

05.01.2015  11:32
核心提示: 去年8月,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输液的8项指征,并列出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肺结核、小儿腹泻等门急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名单,规定如确需输液的应附情况说明。

2014年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一份“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一时间占据各大 新闻 媒体的头条位置,甚至于入选了“2014年度十大健康事件”和“2014年安全合理用药十大事件”。记者昨天获悉,“不输液清单”问世后,我省县以上医疗机构输液率明显降低,下降最多的市级医院急诊输液率高达18.69%。

事件回顾:53种常见病不需输液

去年8月,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输液的8项指征,并列出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肺结核、小儿腹泻等门急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名单,规定如确需输液的应附情况说明。

医院要遵循世卫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规范了临床输液行为,更为今后处方点评留下了依据。

实地探访:老年人仍“热衷”吊水

2014年8月份, 合肥 市滨湖医院平均每天的输液量(不包括儿科输液)是70人左右;到了2014年12月份,平均每天的输液量(不包括儿科输液)是60人左右,下降14.3%。而对于合肥市一院来说,由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目前都处于高发期,整个门急诊量较夏季要高,所以输液量没有明显下降。

在“强烈要求输液”的患者中,老年人占了主力位置。合肥市一院急诊科医生表示,强烈要求输液的患者中老年人比较多,他们认为输液“见效快”。医生分析,老年人可能对于外界的信息接收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很多并不知道“不输液清单”。“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都是耐心解释。”

除了老年人,小孩也是“输液大军”的主力,多是因为其家长强烈要求输液,认为输液见效快,孩子可以少受点罪。安医大一附院成人输液厅护士长张艳表示,不过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有些家长会同意放弃输液,“对吃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病情,尽量不输液。”

据统计,“不输液清单”实施以来,我省省级医院门诊输液率下降4.34%,急诊输液率下降16.95%;市级医院门诊输液率下降13.30%,急诊输液率下降18.69%;县级医院门诊输液率下降7.87%,急诊输液率下降9.14%。

管用新招:不注明输液原因就不能开处方

“不输液清单”出台后,效果到底怎样?去年11月下旬,该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组织开展了全省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检查,共现场检查11家省直医院、51家市级医院和43家县级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

检查结果显示,各医疗单位均采取了控制输液措施,如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宣传53种不需输液名单,电子屏滚动播放静脉输液知识;根据相关内容印制了宣传手册供患者取阅,同时将53种疾病名单发到相应科室,便于医生接诊时参考;还有的医院还调整了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对53种疾病设置了专用通道,不注明输液原因就无法开具处方。

星报记者昨日获悉,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表示,对检查中发现执行不力的医疗机构将进行通报批评。(冯立中 陈旭 记者 李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