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创新“森林课堂”研学活动

20.05.2015  12:42

拿桶取水,倒量杯,用滤纸过滤,再用放大镜观察……4月17日,合肥市包河区锦城小学五(1)班的同学们在巢湖岸边开展了一次“森林课堂”研学活动。通过现场试验,学生们对巢湖水质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很喜欢这种‘森林课堂’的上课方式,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发现自然的奥妙。这让我们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直观的感受。”五(1)班学生费正冰告诉记者。

据了解,锦城小学五(1)班学生这次“森林课堂”选择的研学内容是“巢湖研学记”。在孙倩倩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带来了各种实验器材对水质进行了检测。

整个过程都让孩子们动手参与,从不会打水,到能顺利取样、过滤、观察,他们进步很大。”孙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她非常认可。“小孩子爱玩,爱探究,爱去碰、去摸,但我们在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资源。而且我觉得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应用于他们的生活,但现在不一样了。

合肥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琼告诉记者,“森林课堂”是包河区依托区内濒临巢湖、坐拥国家级滨湖森林湿地公园、牛角大圩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相关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自主开发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森林课堂》教材经过老师们一年多的努力,已编写完成并正式出版。教材分为小学版和初中版,其中小学版有10部分,初中版有8部分。

“《森林课堂》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李琼说,这一尝试将课堂学习延伸到野外,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自然之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琼表示,开展“森林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科研兴趣,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教育不能只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要让学生走出教室,看到绿树,闻到花香。”李琼说。

据介绍,小学《森林课堂》课程内容在三至六年级分期逐年实施,中学《森林课堂》课程内容在七、八年级逐步落实。每学期实施1-2个主题,学校落实1个主题,另一个主题,学生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在家长陪同监护下,通过亲子活动形式去完成。

森林课堂”的创意听上去不错,不过具体到每一节课,如何来上,怎样让学生们喜欢上这样的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琼说:“光是教材编写的沟通协调会就开了很多次。”负责编写小学卷“包河公园”部分的青年路小学副校长范丽娟告诉记者:“从教材内容到学习形式,前后改了很多遍,其中较大的改动有两次,几乎把先前的东西都推翻了。

合肥师范附小教师、教材编写组成员吴烨说:“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环保意识也在加强。我们会反思以前的教育体系,觉得这种教育变得更加亲切。这不是一种补充,而是一种提升。”(白海星 特约通讯员:阚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