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补齐社会救助短板 兜住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8月16日讯(记者:马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认真履行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方面投入,加快补齐社会救助领域短板,织密保障网,增强救助力,使社会救助制度一步步走向完善。
每个月底,合肥市民周峰都要到医院进行一次例行血常规检查。自从去年被查出慢性细胞粒白血病后,周峰的生活被病魔逼到了绝境,病情虽趋于稳定,但每个月2万多的医疗支出很快就掏空这个普通工薪家庭。
今年4月,在“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低保范围”的新政策支持下,周峰顺利享受到低保福利,不仅每个月有固定的低保金,更重要的是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解决了他的用药问题。周峰介绍:“像我这种病要长期吃药,一盒药要2万3千5,太贵了,买不起,都准备放弃了。那时候街道人员到我家跟我介绍了说慈善协会免费赠送给我,然后才能吃上这个药的。低保给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生活能保障了。”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濮宜平介绍说,把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是我省城乡低保制度提升保障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咱们的低保制度当时是按照收入设定贫困的,但现在实际中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医疗,为了把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我们省出台政策把支出型贫困家庭作为一个贫困类型建立档案,目的只有一个,要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作为社会救助的最基础性制度,安徽省城乡低保政策提标扩面的步伐从未停止,2016年底,全省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为494元和314元,比2012年增长了45%和78%。全省各市、县农村低保标准均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提前完成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任务。
在巩固城乡低保制度的基础上,我省逐步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等全方位的社会救助政策。
2016年7月,蚌埠市民政局创新临时救助“救急难”工作机制,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成立了全国首家社会救助类基金会,增强了对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群众进行社会救助的时效性。蚌埠市长淮卫镇村民李子豪是这项“救急难”基金会的首位受益人:“我家老婆在鼓楼医院生了三胞胎,因为早产,转入了儿童医院,医疗费用比较高,蚌埠市救急难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筹集了八万多快钱,解决了我一部分的资金困难,非常感谢蚌埠市救急难。”
这五年,全省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大幅提升,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120%和176%,全省建设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床位8万张,集中供养提高到68%;
这五年,全省医疗救助取得重大突破,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合参保,全省住院救助水平达到1265元/人次,门诊救助水平达到558元/人次;
这五年,全省各地加快推进形成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急难”工作主动发现、困难群众走访联系等多种工作机制,全省150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上个月,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2016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结果的通报》,安徽省以94.16的总分,排名全国第一,成为我国组织实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三个年度以来,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的省份。
省民政厅副厅长孙邦平表示:“省民政厅将会同省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的其他相关部门,增强社会救助的托底功能,提高制度可及性、提高标准科学性,促进救助体系完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