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呵护爱心 让“捐不捐”不再纠结

07.08.2014  07:50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安徽社会各界积极捐钱捐物,彰显出爱心的力量。保护捐赠热情,让爱心持续传递,需要我们不断破除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困难面前,很多人都乐于伸出援助之手

  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千里外的灾情,牵动着安徽人的心。省红十字会公布捐赠热线和账户后,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有志愿者要求到一线参与救援,众多市民积极捐款捐物。省红十字会很快筹集到20万元救灾款支援抗震救灾。亳州市红十字会联系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紧急向地震灾区捐赠一批价值50万元的药品,用于灾区疾病防治。

  无论大灾小难,当他人遭遇困境时,总会有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不久前,蚌埠市8岁男童小博被确诊为白血病,高额的医疗费让小博的父母愁眉不展。乡亲们得知后,纷纷上门探望、捐款。 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还有人一次性就拿出1万元。短短四五个小时,捐款就接近1.5万元。 “我们会努力把每一分捐款花在刀刃上,对得起乡亲们沉甸甸的爱心。 ”小博的母亲表示。

  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见证了人们扶贫济困的捐赠热情。去年省希望工程慈善年会上,爱心企业和个人共捐款2574.2万元。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捐出一日节约的办公经费,企业捐出一天利润,个人捐出一日收入,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铜陵市今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收到捐款近180万元,马鞍山市雨山区慈善协会在一个月里收到“慈善一日捐”善款65万余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各类慈善活动日益活跃,热心公益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多。总体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慈善捐赠的理念正在更大范围内普及。

  种种因素造成不愿捐、不敢捐、不能捐

  爱心让人们不吝伸出援助之手,但观念上的纠葛、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也造成一些人在面对募捐请求时,不愿捐、不敢捐或是不能捐。

  “生活或是其他方面遇到困难的人,的确需要帮助,但是转念一想,他们遇到的困难,首先应由社会保障制度或是其他应急救助机制来解决,而不是一有事就发动社会各界捐款,这客观上会削弱有关方面本应承担的责任。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类似观点并不缺乏认同者。数年前,某市遭遇暴雨洪涝,当地民政部门迅速开展募捐,反遭不少网民质疑,认为在灾害损失不大的情况下,政府不应将救助责任转嫁给社会。

  近年来部分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也令一些人对捐款变得犹豫迟疑。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郭美美“炫富”等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一度锐减。随着真相逐渐被披露,舆论对慈善机构曾经的质疑,很大程度上被证明不合乎实际,但修复信任感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为普通群众,我们不可能认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慈善机构就是联系我们与受助者的纽带。 ”合肥市民郑凯表示,慈善机构是否能严格管理捐赠款物,是否能将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直接影响自己的捐赠积极性。

  去年10月,网站宁国论坛负责人“爱如潮水”,在论坛上发布公告,号召热心网友为三位重病患者捐助救治费用。不料,募捐通知发出后,有网友因此质疑当地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方面“不作为”。论坛随即接到当地政府部门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有资质发起公开募捐”。宁国市民政局约谈“爱如潮水”,提醒募捐要规范有序,并表示针对个别困难户向全社会募捐并不合适,建议爱心人士到当地慈善协会捐款。压力之下,宁国论坛停止募捐活动。 “无论是希望澄清不作为的委屈,还是对募捐进行监管,政府部门本应做得更妥当。因为压力导致捐款渠道被取消,让有心人无法伸出援手,是对爱心的伤害。 ”有网友表示。

  破除障碍,给爱心更广阔的空间

  如何清理观念纠葛和制度障碍,给爱心以更广阔的空间,让“捐不捐”的问题不再纠结?

  “首先应当破除观念误区。 ”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表示,捐款捐物、行善助人,与发挥社会保障体系作用并不冲突。各类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规定了政府部门等有关方面在救困济难方面的责任,但社会成员出于道义也应互帮互助。此外,来自个人和社会的捐助,对于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有益补充。

  针对因不信任慈善机构而产生的“不敢捐”问题,王开玉认为,慈善组织应健全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努力赢得公众信任。政府部门也应强化监管机制,引导慈善机构健康、规范运行。 “无公开则无了解,无了解则无信任。 ”王开玉表示,只有秉持对捐赠者负责的态度,将每一笔善款与赠物的来源、去向向社会明确交代,慈善机构才能最大限度取信于公众,从而消除顾虑、保护捐赠热情。

  民间捐赠的活跃,与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具有半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在大规模募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民间慈善组织逐渐登上舞台,吸引越来越多注意力。“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半官方慈善机构组织健全,动员能力强大,应当充分发挥整合各方资源的角色,协助政府对草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同时,通过简政放权的制度创新,使民间慈善组织发展获得更加充足的资源,让爱心人士获得更多捐赠渠道。”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周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