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共绘美好“安徽愿景”

23.10.2014  06:10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安徽肩负抢抓发展机遇与化解矛盾风险的双重任务,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打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打开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局面。加快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而这关键,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管理”到“治理”,更换一字,蕴含着一场变革。社会治理,更加突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良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的大格局中,我省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更新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把安徽建成全国最和谐稳定省份之一。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创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在法治下前行,在共治中拓展,在创新中突破,我省社会治理正在步入和美、和谐的新境界!

  民心为本:推倒“一堵墙”铺平“万条路”

  ——一切为了群众是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等活动,探索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打造用群众工作统揽社会治理的“金钥匙”

  “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尚大哥就是来慰问的,没想到他做了那么多事,把我们一家真正当成了‘亲戚’。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当涂县姑孰镇宝塔村采访时,村民何秀华连珠炮似地对记者夸起他的“尚大哥”。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马鞍山市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开展“走亲戚”活动,何秀华就这样与姑孰镇干部尚定铅,也就是他所说的“尚大哥”结成了“亲戚”。

  何秀华的大儿子永康10岁,从小就有血友病,不能走路,也不能上学。为了给孩子治病,一家人负债累累。尚定铅第一次到何家“认门”,就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小永康的病再次发作,可家里没有现成的药,孩子疼得满眼都是泪水。

  尚定铅转过身,眼泪夺眶而出。这一次,他马不停蹄办了三件事:联系镇中心医院,解决孩子救命药水的冷藏问题,省得往返南京来回折腾;联系镇河南街小学,请老师抽空上门为孩子补课;又花800块钱买了台二手电脑,让卧病在床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每月挤出三四百元资助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的帮助对他们家真的很有限。 ”尚定铅回到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在网上发了一篇《您能帮帮我的“亲戚”吗》的帖子。

  他的真情呼吁打动了许多人。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纷纷援手,帮何家解了燃眉之急。从此,尚定铅和这门“亲戚”,越走越近、越来越亲。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共有17127名党员干部与17000多户困难群众以及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结成“亲戚”。

  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被老百姓称为“骆驼书记”的霍山县副县长储诒权说,现在少数地方“干部说群众不听话,群众讲干部不像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没有做到与群众平等真诚沟通、没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许多矛盾和社会问题正是由此滋生。省委对此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也正是基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深谋远虑。

  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省深入总结“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等经验做法,不断完善群众工作机制,积极创新群众工作载体,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各级干部向下看、往下走,找到困难的人,解决困难的事,像螺帽与螺丝一样,把干部与群众紧紧拧在一起,也把党群干群关系越拧越紧。 ”芜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这个市在大走访等活动基础上,全面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活动,架起了党与人民的连心桥。

  如今一篮鸡蛋值不了多少钱,但对繁昌县委书记单向前来说,却贵比千金。 80多岁的孤寡老人章其美,拎了一篮鸡蛋,坐上公交车,颤巍巍地来到县委,要看看县委书记。

  “他把我一个孤老太婆当亲人,为我修了房、垫了路。我就想到城里去看看他。 ”老人的话非常朴实。她家住繁昌县孙村镇万里村,是县委书记“双联系”的对象。

  “她中午12点多就到了县委,怕影响我休息,一直等到两点多才打电话。”单向前感动地说,“群众是非常淳朴的,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只要我们对群众用真情,群众就会对我们掏心窝。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群众的力量,一切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提高,都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省委书记张宝顺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常有这样一种感受,每当工作遇到困惑的时候,到基层走走看看,便会眼前一亮,群众早就开始探索和创造了。 ”

  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一些小贩长期在茂林路两旁摆摊设点,与城管人员“打游击”。茂林路社区主任唐海川说:“一到上下班买菜、购物高峰期,茂林路4个车道往往只有1个车道畅通,其他的都被小摊点和乱停的车辆占据。”城管部门多次整治,都只能管一阵子。

  去年6月,全国首个社区“城管议事会”在茂林路社区成立。 “我们通过社区居民自我推荐、投票等形式,选出10位对社区情况比较了解的居民担任‘议事委员’。在每月的‘城管议事会’上,他们会把从居民那里搜集到的问题反映给城管,与城管共同商议如何处理,改变了以往‘城管一家治理’的局面。 ”唐海川说。

  “城管议事会”第一个动作就是“啃硬骨头”,向占道经营“开刀”。 10名“议事委员”多次商讨达成共识:既要取缔占道经营,又要帮助困难经营户,引导他们搬进茂林路菜市场规范经营。经过各方努力,本来乱糟糟的道路两旁,一下子变得清清爽爽。

  目前,合肥市城管系统正在全面推广“城管议事会”这种有效做法。瑶海区城管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姜伟认为,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刚性的城市执法中融入柔性的民意调和,有效地维护了多数群众的利益。

  淮北市村级建立“说事室”、蚌埠市“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黄山市开展“进万家、听民意、解民忧”活动……从淮北到江南,一项项群众工作的新举措推倒了隔开党和人民的“无形之墙”,铺平了通向群众心坎的千万条路,打开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崭新局面!

  改革为径:革除“旧框框”念好“服务经”

  ——深化改革才能实现社会转型的突破。开展户籍制度等社会领域改革,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打破各种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向公共服务的“完美蝶变”

  户籍制度改革大幕已经开启,在医疗卫生方面,我省新农合将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在安医大一附院医保办主任陈光辉看来,这意味着未来看病报销将更加方便。陈光辉很肯定地对记者说,这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特大的好消息。

  据了解,我省目前主要有3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它们的管理机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都不相同,参保“碎片化”、管理“多头化”带来很多问题。

  “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务人员是医保政策的执行者,太多各异的医保政策往往使医院在管理上无所适从。 ”陈光辉说,“新政策实行,执行起来将更加方便。 ”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其实铜陵市从2013年5月1日起,就在全省率先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运行。按照制度并轨、统一政策,体制并轨、统一管理,基金不减、待遇不降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取长补短,彻底解决了城乡医保制度分割、城乡居民同城不能享受相同待遇等问题。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湖边村参保居民丁某就享受了并轨后的益处。今年2月,丁某不慎在家门口跌倒致尺骨骨折,医疗费用共7000多元,并轨后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按普通住院为其报销5000多元,而按原新农合意外伤害政策,最多只能报销3000多元。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群众最关心的是在政策影响下能享受何种权益,而不是户口的形式。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陈梅表示。

  实际上,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我省随即也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之后,16个地市也纷纷出台具体意见,放低户口迁移门槛。

  记者从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了解到,我省2012年底就已经建立居住证制度,并出台“安徽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办法”,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发放“安徽省居住证”18万多张。陈梅说,我省的居住证目前已实现了“省内一证通”,比如你在铜陵办了居住证,到了合肥之后,无需重新办理,只需要到公安机关“刷卡”更新住址。此外,我省居住证的首次申领以及补换证全部免费。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紧锣密鼓。

  朱道全是芜湖白马街道新山村居民。今年7月6日,他到村服务点办理户籍分户证明。 7月8日,村服务点就通知他去拿证明,当天,户籍分户就办妥了。他感言:“以前办一个分户,需要跑村委会、跑街道、跑派出所,前后忙活1个多月才办完。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点,3天时间就办好了,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

  芜湖市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利用大数据,搭建了“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系统、四个支撑”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这个举措打破的不仅是部门、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更是干部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陈旧观念。”芜湖一位社区干部这样告诉记者。据统计,芜湖全市已交换共享了公安、市容、人社、教育、卫生、计生、财政、民政、司法、住建等56个大类、8.3亿条的数据,提炼实有人口数据401万条、房屋信息62.9万户。

  有了这些数据作为保障,芜湖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所有与居民相关的审批和待办事项整合到“一站通”平台,实现了“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电子督查,全城通办,全年无休”,使每个居民都能平等便捷享受政务服务。

  目前,芜湖经验正在全省推广。我省将力争通过全面推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到2015年,社会治理实现“三个提升”“五个全覆盖”。 “三个提升”即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五个全覆盖”即平台全覆盖,信息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社情(舆情)全覆盖。

  “群众有困难,请找代理员”“把方便送给群众,把事情留给干部”“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诸如此类的标语在亳州市谯城区大街小巷、村口路旁随处可见,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这些标语说的就是在我省农村广泛推行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过去,咱乡下人办事真难,正经的事也得托人求情,有时腿都跑细了,还不知哪天办得成。现在真好,办事只要到村上的为民服务代理点递上申请,干部就给你把事办好送上门来。 ”谯城区十九里村村民周建青兴奋地说。

  去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相关意见,要求各地拓展服务范围,规范操作程序,完善办事公开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促进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规范化、制度化。此外,县级部门可依法将本部门实施的审批事项委托乡镇办理,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

  “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内设咨询受理、政务、社会事务、经济发展服务部等,将所有涉农部门和统计、信访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群众直接到乡镇服务中心申请办事的,由咨询受理部接待;到村组代理点申请的,由代理员负责到乡镇服务中心办理。长丰县三十头乡新店村的彭家富说:“全程代理制减少了办事环节,方便了农民群众,我们打心眼高兴。 ”

  [1]  [2]  下一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