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召开

21.08.2015  15:34

8月17日-18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在合肥学院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振超出席并致辞。参加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上海市教委、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的负责同志,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教委)高教处负责同志和高校代表300余人。

杨振超指出,这次会议是对我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力推动,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安徽的关心与厚爱。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省大力实施人才驱动和创新强省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前行的新引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径。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平台建设以及资源要素营造良好环境,全民创新创业势头强劲。

杨振超强调,高校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创新创业重要群体。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深化就业、创业领域改革为统领,以实施青年创业计划和就业促进计划为己任,以开展创新创业政策落实集中推动行动为抓手,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竞赛引领、基地孵化,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持续稳步推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显著。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高校和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不懈探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长三角教育合作交流也日益紧密,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创新创业基础好、起步早,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方面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

杨振超指出,此次研讨和展示会给我省提供了一次借鉴学习的良好机会,希望我省教育部门、各高校珍惜宝贵机会,认真学习领会林部长报告精神,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同仁的交流,虚心学习,真诚借鉴,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教育改革,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形成新热潮。

林蕙青指出,看了安徽高校,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深切感受到大批高校在大力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而且欣喜的看到涌现出了这么多的“双创之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代表教育部,对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她还鼓励以合肥学院为代表的长三角应用型高校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创新等方面不断开拓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林蕙青强调,深化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积极地了解把握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先解决认识问题,转变教育观念; 要认真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继续大力推进协同育人;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能力;要改革学生教育管理。

会前,林蕙青参观了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会上,大会宣读并表彰了安徽省大学生“双创”之星;合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作为长三角地区应用型高校联盟牵头单位,与安徽新兴产业协会及安徽融升投资公司、上海子轩投资公司两家创投机构举行了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签约仪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教育主管部分负责人分别做了围绕高校创新创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做了报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作了题为《以学生为本,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大会报告。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汪晓村从“哲学观”角度谈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现状以及自身的思考。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作了题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大会报告。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从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指出创新创业需要建立激发市场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认同,具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的三大要素。随后,他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型需求,作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促使“思路、结构、教学方法、机制、体制、评价制度”六大转变的主题报告。会议期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还召开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

林蕙青一行还考察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学院。在安徽农业大学,召开了我省部分本科高校负责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