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省世界遗产达3处

23.06.2014  12:13

淮北市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及考古大棚

宿州市泗县运河故道

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7项世界遗产。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等8个省、直辖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其中安徽段共有2个点段,为淮北市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和宿州市泗县通济渠运河故道。

大运河遗产安徽段属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自今河南省永城市流入安徽,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进入江苏省泗洪县境内入淮(洪泽湖),全长约160公里。其中淮北段主要在濉溪县境内,全长41.5公里,均为废弃河道,部分河床为地下遗址。柳孜运河遗址是隋唐大运河重要遗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发现石构桥梁遗址、沉船及隋、唐、宋时期众多窑口瓷器,是隋唐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水工及构筑物遗存。遗产区面积41公顷、缓冲区面积89 公顷;宿州段大部分为运河故道遗址,泗县境内为在用河道。河道走向基本与宿州市境内303省道(泗永公路)重合,道路主要占压河道。泗县境内留有隋唐运河故道,河道及水体保存完整,运河流经穿越泗县县城,与泗县环城河相交,运河出城向东后,河面逐渐变宽,河水渐深,主要用于灌溉,是仅有的两段通济渠现存河道之一,反映了通济渠河道的原始风貌。遗产区面积16公顷,缓冲区面积334公顷。

200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成为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省、市、县政府颁布实施了大运河遗产的专项保护法规和规划,完成了大运河遗产资源调查,组织实施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展示和整治工程,建立了大运河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卓有成效。

此次申遗成功,表明我省为保护大运河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国家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至此,我省世界遗产项目达3处,另两处分别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黄山,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
安徽召开文化市场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会议
(驻安徽记者 郜磊)为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