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农民集资诈骗 半年骗取超百万元

16.07.2015  20:09

  两个小学学历的农民,放下锄头摇身一变成了投资管理公司的老总,靠着简单的骗局,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成功骗取了十几个退休职工、干部的一百多万元。而在他们的家乡洛阳,有着数以千计与他们干着同样勾当的老乡。

  农民玩“资本”数月骗百万

  去年6月,巢湖路茶叶市场附近,一家名为安徽顺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门面正式开业,从店外看去,店内装修得极尽奢华,俨然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公司老板郑某雇佣了不少员工沿街散发传单,对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以高息为诱饵吸引他们“投资理财”,根据投资金额、时限的不同,月息从1分到1分5不等。

  虽然选址不佳,但在员工的努力和高息的诱惑下,在随后几个月里,陆续有十余名投资者将积蓄投入进来。见业绩喜人,郑某的老乡陈某专程从老家赶来,在观摩学习了两个月后,以200万元的价格将该公司接手过来,不过由于手头拮据,他实际只支出了20万元。

   难觅新客户资金链断裂跑路

  陈某接手公司后,完全沿袭了郑某的操作手法。在网上随便找家公司,伪造该公司公章,对客户谎称其急需要资金,一旦成功说服客户,便自导自演与其签订三方协议。

  刚开始,陈某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还会将新客户的资金挪用来给到期旧客户。但随着新客户越来越难发展,他渐感吃力,甚至连员工工资和公司房租都支不出来。最终,陈某选择卷款潜逃。

  投资打了水漂的客户和拿不到工资的员工各自报警,警方随后对陈某进行网上追逃。今年初,陈某在老家被警方抓获,其前任郑某目前暂未归案。

  绝大多数非法集资案犯源自一地

  类似的一幕无数次在郑某和陈某的老乡们身上上演。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这个70多万人口的县城,在2001年之前还一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如今却遍地可见豪车、高档酒店和娱乐场所。“担保”,这个与伊川紧密相连的词,曾经让当地人为之自豪,如今却彻底搞臭了伊川的名声。

  据了解,洛阳市兴盛时有500多家担保公司,其中有超过一半出自伊川人之手,但相对于在洛阳之外开展的担保业务来说,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公开信息显示,伊川籍投资担保公司较少在北上广等城市出现,而是集中于二线城市或区域中心。这类公司的运营模式极其简单,一般是月息1.5分到2分吸纳存款,然后以4分甚至更高的月息放出,又或者省去放出的环节,直接卷款跑人。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在洛阳办案时,几乎全城的每一个宾馆都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民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合肥不少经侦大队手中涉及伊川的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案件至少有十几起。记者搜索发现,2014年,合肥对27家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公司立案侦查,已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22人,清退和追缴集资资金700余万元。这其中犯罪嫌疑人大多为河南伊川县人,涉案资金绝大多数也都流入到河南省境内。

  繁华地段开豪华门店公开犯罪

  民警盘点多起此类案件,发现其中有不少共通点:

  1.以中间代理的名义出现,犯罪手段更具欺骗性。此类公司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是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开展咨询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但在经营中,其宣传自己是代理人或者担保人,吸收的资金投向第三方企业,自己不接触资金,实际其吸收的资金多数被其非法占有,少数流向实体经济。

  2.非法集资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由先前的私下吸收资金转而在繁华地段开设门店、悬挂招牌、发放宣传单、在媒体做广告,公然实施非法集资活动。

  3.套取金融机构信用非法集资,对外谎称银行托管。许多公司在正规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与银行签订第三方托管协议后偷换概念蒙蔽群众,谎称该账户内的资金由银行托管,骗取群众信任。

  4.利用POS机非法集资,逃避资金监管。此类公司多要求投资群众在其控制的POS机上刷卡来支付投资款,且90%以上使用外地POS机,以此逃避资金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