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审计工作总结的“五字决”

24.11.2015  12:54

又到年终岁末,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要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盘点和总结,以此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因此,工作总结,必不可少。可不要小觑这看似简单的总结,它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涵概一个单位或个人一年的成绩。更何况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周期性和规律性,财政同级审、投资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这些工作年年做、月月做、日日做,如果总是写那么几条,那些内容,总结就会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还给人以重复雷同、老调重弹之感。那么,如何在“年年岁岁相似事”中写出富有新意、耳目一新的工作总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 “新、变、活、异、实”五点入手。

写出好总结,首要是联系实际内容求新。 尽管有些工作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工作不同时期总是有些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如环境发生变化、政策规定发生变化、上级作出新指示、基层遇到新情况等。因此,我们在起草材料时,要紧紧抓住这些变化的情况。只要和实际紧密结合,就会有用不完的素材、写不完的“新话”。财政审计是我们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每一年总结中都是重中之重。如何把这个话题写新,就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的要求和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去讲。如2011年,该市市本级财政同级审首次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重要事项纳入财政审计监督的范围,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实施全过程审计,这理所当然作为财政审计工作的重点浓墨重彩,详细表述;2013年,我们围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首创“10+X”模式,而今年,我们首次运用数据分析平台,对人大预工委已审核的59家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编制、批复、拨付、结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用大数据擦亮审计利剑,这些鲜活的审计实践为材料的撰写提供了最新鲜的亮点和取之不尽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虽然是个老话题,但仍会有新话可写。

  写出好总结,前提是选准视角思路求变。 角度一变思路宽。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可以引出不同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而且有利于引出新的思路。如,转变作风抓落实的问题是一些党建等总结材料经常会提及的,这个问题可以变换不同的角度来写。从抓落实的要求来写,可以讲这样几层:要端正思想;要振奋精神;要转变作风;要改进方法。从抓落实的方法来写,又可以讲这样几层:要扑下身子抓落实;要突出重点抓落实;要盯着问题抓落实。从解决抓落实存在的问题上讲,还可以讲这样几层:要解决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要解决藏忧护短的问题;要解决作风漂浮的问题;要解决机关活动多、效果差的问题。

写出好总结,基础是改进写法文风求活。 同样的内容有多种表述方法,变化一下,就能写出不一样的稿子。如,同样写年度工作总结,同样写财政审计、投资审计,我们可以换用不同的写法:第一种写法:以推动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为目标,强化对重大政策执行的审计监督;以促进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完善为目标,强化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以促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目标,强化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尽责为目标,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强化对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以促进该市两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强化对资源环境的审计监督。第二种写法:着力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着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看好政府投资“钱袋子”;着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念好权力运行 “紧箍咒”;着力跟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深化改革的“催化剂”。总之,不同的表述方法是避免重复雷同的一种技巧,再加上不同的阐述,便会演绎出一篇全新的材料。

写出好总结,重点是变化结构层次求异。 总结材料结构上来说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横向平铺展开,也可以纵向深入展开;可以并列论述,也可以逐层递进。不同的结构,势必有不同的论述重点。比如说,有的总结可以重点写工作的收获,略写工作的过程;有的重点写工作的过程,略写工作成绩;有的按工作类别分项来写;有的按的职责分块来写,结构上的一变化,就会写出感受完全不同的材料。

写出好总结,关键是坚持原则内容求实。 工作总结可以有许多种写法,但笔者认为,最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为了求新、求变、求点赞、求表扬而去“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弄虚作假。我们可以总结工作中的优点、亮点、闪光点,但所有的工作,所有的成绩必须客观、公正。不埋没成绩、不夸大功劳,这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对审计实践的忠实记录,更是我们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