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查火患,记者帮“找茬”

28.05.2015  12:55

   顶棚使用易燃材料

  从合肥和平路进入和平家园老年公寓,要经过一条小巷子。昨天上午,记者看到巷子两边摆满了早餐摊和杂货摊,车子开进去需放慢速度,一不小心就容易刮蹭行人和摊位。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旦老年公寓突发火灾,消防车可能无法很快到达现场。

  记者与瑶海区消防大队工作人员走进老年公寓,在厨房后堂发现一处火灾安全隐患。记者看到,厨房后堂基本是一个开放空间,为了遮阳遮雨,该老年公寓做了一个顶棚。

  “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铁皮,是不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必须换掉。”瑶海区消防大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材料填充物是泡沫,不仅易燃,还会释放有毒气体。

   消防栓无检查记录

  新站区瑶东老年公寓共有三层楼,有200多位老人在这里生活。记者准备上二楼的时候,看到楼梯口安装了一个消防栓箱,“消防栓”三个字因为褪色已经看不清楚了。

  当记者打开消防栓箱时,消防水带由于没有按规定放置好,突然掉在了地上。二楼一个消防栓箱同样如此。

  “消防栓箱内壁上有一排突出来的水带挂架,水带应当整齐地挂在上面。”新站区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用起来的时候水带不会缠起来。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瑶东老年公寓的所有消防栓箱上都没有日常的检查记录,而根据要求,日常记录是必须张贴在消防栓上的。

  在探访的过程中,记者还看到,有的老年公寓消防通道的门竟然装反了。比如在和平家园老年公寓,进入三楼的消防通道入口处有一道门,记者打开门的时候发现这道门是对内开的。“消防通道的门应当对外开,如果这道门没有其他的作用,老年公寓应当将其拆掉。”瑶海区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建议。

   失能老人”住高层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静安新城小区内的一家养老机构。该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整体比较齐全。但记者看到,该养老机构在5楼安置失能失智老人,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你们应该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安置在下层,能走、能自理的老人安置在上层,否则火灾一旦发生了,救人可能来不及。”瑶海区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建议。

  在新站区九久夕阳红老年城,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当记者提出不合理之处时,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他们平时都是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做好预防工作。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其他两家养老机构的电话,询问“失能老人”安置在哪个楼层。一家养老机构回复称安排在五楼,另外一家则表示,目前三楼还有空房间。

  “如果发生事故,如何及时将‘失能老人’救出?”记者提出了疑问。

  “有电梯啊。”一位接线员说。

  但据记者了解,火灾发生时,是不能从普通电梯逃生的。

   □部门回应

  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从5月20日开始,合肥市开始夏季集中消防安全检查,最近,我们准备在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院进行重点检查。”合肥市消防支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各区消防大队已经开始了这一工作,“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会进行集中整改。”

  合肥市民政局福慈处负责人王锡友说,“去年开始,我们对合肥市养老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消防等问题,立刻当场责令整改。在这方面,我们民政配备了有消防专业知识的人才。”

  王锡友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他们会开出整改通知单,一式三份,市局一份,县(区)一份,机构一份,“各司其职”进行签字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王锡友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在例行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农村敬老院把秸秆堆在院子里,这个太容易引发火灾。我们还发现,入住的老人私自安装冰箱空调等电器,这可能涉及到线路安全问题。养老机构可能会不断产生新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跟进,形成常态化的督查机制,每个季节都要检查,而且各有侧重点。”

   鼓励养老机构做大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起,合肥市就开展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工作。王锡友告诉记者,合肥市共有43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共有25家养老机构拿到“许可证”。一些养老机构最终没有拿到许可证,原因有多个方面,如无房产证、土地证等,消防也是重要原因。

  “一些小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本就不容易,又遇到巨额整改经费问题,一旦停办,老人难以安置。对这些养老机构,我们在督促整改的同时,也会要求相关部门经常上门检查,这也是全国性的问题。”王锡友说:“根据调研,我们在重视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对于机构养老,我们鼓励开办大型或连锁模式的养老机构。”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